以下是引用舒叶在2010-11-20 14:16:20的发言:在做期中作业时,发现不同的书对字源的解释都不同。如“使”字,《汉字字源》认为其为会意字,由人和吏拼成,本意是官员让人做事。《新编说文解字字典》认为其为形声字,本意是令。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多的是形声字和会意字弄混和对古字形的解释不同(本义不同)。 如何去分辨哪种是对的呢??困惑中,望答。 使、史、吏、事原本是一个字,后来分化成四个,它们在声音上原来是有关系的,《新编说文解字字典》可能是依据这点认为“使”是形声字。可以从它。 “官员让人做事”是对“使”的造意(造字意图)的解释,即对“人”、“吏”两个构件组合的说明,但实际语言中,“使”是“让人做事”的意思,并不局限于官员。本义应当是实际使用的意义,所以,还是判断“令”是本义。 注意,是“本义”,不是“本意”。我们在课上讲过“意”和“义”在文字学上是有区别的。 判断有分歧的看法,有些确实超出你们现在的知识储备。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看看《说文解字》怎么说的。此外,如果能利用《汉语大字典》可能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