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65|回复: 41

[推荐书目] 【《清源》特稿】推荐书目:假如你喜欢《红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3 14: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水按:在把下面这个旧帖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之前,加几句说明。下面这个《红楼梦》阅读书目,是2009年本人为中文学院的院刊《清源》撰写的,这个书目的开列是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上的,即第一它评论对象仅限于贸大图书馆藏跟《红楼梦》有关的图书,第二它是推荐给专业研究人士之外的《红楼梦》爱好者看的。因此,所谓的推荐指数也是从适合爱好者阅读这个角度来出发评定的,这跟对一本书的学术价值的评定是两回事。这是下面这个阅读书目开列的两个前提。但是,前两年在偶尔间,非常遗憾地看到不知什么人将这个书目上传到了百度文库一类的地方,而相关前提却没有交代,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被理解为我在妄自尊大地评定整个红学研究成果。不,绝不是这么回事,下面评论的书,远远不是红学研究成果的全部,即便我是个人家中的藏书,有很多这个单子上也没有,这个单子评论的就是贸大的馆藏书,这样设定推荐范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推荐落到实处,即推荐了,学生如果想看,真的可以借到,可以看到。

  交代过后,那就进入正题吧——


  推荐一些贸大馆藏《红楼梦》方面的书,供有兴趣者翻阅。


  1、《红楼启示录》 

    王 蒙  著     三联书店1991年

  谈红之作,差不多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了,但最令我佩服的,就是王蒙的这一本,见解卓特,文笔漂亮,一读之下,叹服不已。如果只推荐一本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它。

  推荐指数:★★★★★ 


  2、《双飞翼》

   王 蒙 著     三联书店1996年 

  《变奏与狂想:论〈红楼梦〉 论李商隐》 

       王 蒙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前一本我看过,后一本应该是前一本的更名再版。内容,便如后一本书名所示,一半是谈红楼,一半是谈李商隐。前一半的内容与《红楼启示录》应该有重叠,但能捎带着看看王蒙谈李商隐,也不错,所以推荐。

  推荐指数:★★★★


  3、《说梦录》

    舒 芜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红楼梦说梦》       

   舒 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

  也是同一本书的更名再版。文章虽然老了一点,但见解平实,透彻,很好。值得一读。

  推荐指数:★★★★


   4、《三大师谈《红楼梦》》       

  王国维, 蔡元培, 胡适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 

  收入国学大师王国维、胡适、蔡元培有关评论《红楼梦》的三篇文章,即《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和《红楼梦》考证。  王国维的评论,以叔本华之哲学观照中国古代小说经典,说出了很多启人深思的见解。蔡元培的索隐,今天大概没有多少人信,但看看也无妨,挺好玩的,看了你就知道,刘心武这一派的那些神神道道是如何从旧时发展过来的。胡适的文章,是对蔡元培的反驳,同时开启了近百年的新红学一脉。

  推荐指数:★★★★


  5、《眼前春色梦中人:林语堂平心论红楼》       

  林语堂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在评论方面,作家和学者比,有他的优势,就是他有创作经验,在某些问题上,其实比皓首穷经的学者更有发言权。林语堂评《红楼梦》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平心说高鹗》一文,谈后四十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且毕竟是文学家的手笔,文字也好看。

  推荐指数:★★★★


   6、《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英文本》       

  余英时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

  是论文集,就看《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那一篇就可以,写的真好。

  推荐指数:★★★★


  7、《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刘梦溪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 

  本书共分为十章,包括《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楼梦》与红学、红学与曹学、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索隐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等内容。 谈了很多红学史的重大话题,但读起来很轻松,很有意思,又不失专业水准。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推荐。

  推荐指数:★★★★


  8、《风起红楼》

  苗怀明 著   中华书局 2006年 

  是和7差不多的一本书,读起来也很轻松,且不乏学术含金量。

  推荐指数:★★★★


   9、《红楼梦纵横谈》       

  林冠夫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

   也是本很不错的红学普及入门书。

  推荐指数:★★★★


  10、《胡文彬点评红楼梦》       

  胡文彬 著    团结出版社     2006年 

  本书对《红楼梦》与中国家族、园林、戏曲、服饰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分析了《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 

  上面这行省略号的意思是,胡文彬先生出了很多红学方面的书,绝大多数,都值得推荐。我校图书馆就藏有多本,除了八十年代初的《红学世界》《红学丛谭》带有那个时代的话语印迹不太合现在人口味外,其它的书,都不妨一看。胡先生堪称海内外红学藏书第一大家,我曾向他借过多本港台、新加坡的红学书籍,胡先生与我并非深交,十来年间只见过两三面,但前年我一个电话过去,道明想借阅一些国内难得一见的书籍,老爷子立时慨然应允,陆陆续续地借了我一大批内地稀见书籍,令我十分感动。茶余饭后,与胡先生多次交谈,更是获益匪浅。胡先生见闻既博,研究又深入,有深厚的底子在,复以深入浅出之文笔,来讲说红楼,还是很值得一看。

  推荐指数:★★★★


  11~13、《红楼识小录》       

  邓云乡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本书以小品文的形式,列举《红楼梦》中的小问题,以小见大对清代当时的经济、交通、民俗、工艺、营造、园艺、饮馔等进行研究。 

  《红楼风俗谭》       

  邓云乡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本书以随笔的小品文形式,结合《红楼梦》小说以清康雍、乾嘉之际的风俗人情为着眼点,谈礼仪、服饰、官制、园林、工艺等风俗旧闻、京华故事。 

  《红楼梦导读》       

  邓云乡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本书对《红楼梦》的阅读范围、内容进行引导与阐释,阐述名著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风俗知识,及红学研究状况等。 

  邓云乡先生的这几本书就一块都推荐了吧,都不错,都不妨一读。

  推荐指数:★★★★


       14、《论凤姐》

      王朝闻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年

      以凤姐为主题居然也能写一本书?是的。不妨看看,还挺有意思。

      推荐指数:★★★★


  15、《〈红楼梦〉之谜:刘世德学术演讲录》       

  刘世德 著      线装书局     2007 年

  本书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文集,全书共分8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之谜(一)从琏二爷说起、《红楼梦》之谜(二)从第九回结尾说起等。  

   看了这本书以后,你就多少会明白一点,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头扎进红学世界里不出来。除了《红楼梦》巨大的艺术魅力以外,还因为《红楼梦》特殊的成书过程,在书中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这些谜,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像推理小说中的一处处凶杀案现场,会吸引很多侦探来探个究竟。这些侦探,大致又可以归两队,一队是探求“明珠家事”、“反清复明”等等历史秘密的,蔡元培、刘心武属于这一队;还有一队,是胡适一手拉起来的,就是所谓新红学,从这些谜团中探索曹家故事,还有成书过程。当然,后来这两队又有合流的倾向,比如,胡适的“好学生”周汝昌就成了刘心武的总后台。这些人的探求结果你同意不同意是一回事,《红楼梦》应不应该探又是另外一回事。就个人阅读所得而言,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还很多。真要扮一回侦探钻进去推理,也确实很好玩,非常非常吸引人。刘世德先生的这本演讲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图书馆里也收有刘先生的其它书,但还是推荐这一本,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演讲录,演讲录的语言,读起来一般都很轻松。

  推荐指数:★★★★


  16、《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       

  陈维昭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

  作者把索隐派、胡适的实验主义及解放后社会政治批判的做法,做了详细剖析,探讨了学者们如何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作审美的诠释。 

  这本书放在这个位置来推荐,实在是太委屈了。我对它的推崇程度,和对王蒙的《红楼启示录》的推崇其实不相上下。放到这里,是因为它是本学术著作,而且是相当有深度的学术著作。它的种种好处,中文专业的学生至少也要读到硕士并有相当的积累才能欣赏吧。不适合做红学普及入门读物来读,但既然推荐了一回红学书,这本书总该提到,红学爱好者也总该知道,有这样一本值得推崇的书。

  学术推荐指数:★★★★★

  普及推荐指数:★


   17~18、《红学通史.上》 《红学通史.下》        

  陈维昭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本书从意义诠释领域上将《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分为了四个阶段:1754~1901年的红学、1902~1949年的红学、1949~1978年的红学和1978~2003年的红学分别加以介绍。  厚厚的两大本,都看过了。不见得同意书中的每一个观点,但看过之后,对红学史及重大问题基本上全局在胸了。和16一样,有志于研究红学或红学发烧友必读,一般爱好者,就算了。

  学术推荐指数:★★★★★

  普及推荐指数:★


  19、《红楼梦哲学精神》

  梅新林著      学林出版社  1995年 

  《红楼梦》里还有哲学?吃饱了没事儿忽悠吧?还真不能这样说,《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里面自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阅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推荐给中文专业的本科生看正好,其他爱好者如果能看得下来,也不妨一看。

  推荐指数:★★★


  20、《论红楼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李劼 著     新星出版社     2006年  

  想见识什么叫忽悠,那得看这本。书中所谓的历史文化批判,那是满嘴跑火车。但能忽悠得激情四射,诗意澎湃,江湖把式修炼到了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你还别说,这也是一种本事。就像于丹的读《论语》,那基本就是扯淡,但人家能将《论语》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让那么多人抢购,这也算是一种能耐。所以总有好这一口的,既然如此,那么李劼的这本看看又何妨呢?就当一个诗人,将《红楼梦》大卸八块,弄出一锅诗化批判,看着也挺养眼,还能让你思考点问题,所以看看又何妨呢?

  推荐指数:★★★


  21、《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蔡义江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本书全收了《红楼梦》中诗、词、曲、赋、谜语、酒令、联额、古文、书札等加以注释和评说。蔡义江先生的这本书出了好几版了,这一版应该是比较新的了吧。《红楼》爱好者的辅助读物。

  推荐指数:★★★


  22、《红楼梦鉴赏辞典》       

  上海市红楼梦学会,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所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这本鉴赏辞典我有,看过其中的一部分,有些鉴赏的确是写的好。尤赞邸瑞平女士写的那些词条,本来还想推荐她的《红楼撷英》一书,可惜我校图书馆没有。

  推荐指数:★★★


  23~24、《红楼梦新评》      

  白盾 著    上海文学出版社   1986年 

  《悟红论稿:白盾论红楼梦》      

  白盾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属于力挺高鹗一派的论著,有些文章,打破了一些陈见,什么反映封建社会必然没落之类的说法,在这里遭到了有力的驳斥。是一本看了以后能够解放思想的书。建议一读。

  推荐指数:★★★


  25、《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       

  冯庆华 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内容包括: 书名与章回目录的翻译、园林场景的描写与翻译、人物语言个性的剖析与翻译、人物描写中的特色及其翻译、“红诗”意象与“红诗”英译风格再现、习语翻译研究、语音修辞的翻译等。英语底子好且对中西文化皆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推荐指数:★★★


  26、《〈红楼梦〉中的悬案》       

  胡邦炜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推荐理由同15。只是相比于《〈红楼梦〉之谜:刘世德学术演讲录》,这本更加通俗,更具有普及色彩。

  推荐指数:★★★


  27、《红楼梦断:壹. 秣陵春》      

  高 阳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年 

   高阳是台湾已故著名历史小说家,他写得最好的,是胡雪岩那套。高阳学识非常渊博,他读《红楼》,也从中读出了曹家的一些秘史和《红楼梦》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成书的曲折经历。他的这些观点,在《红楼一家言》和《高阳说曹雪芹》这两本书中有集中的表述。不过那两本书都比较学术,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人,看着会觉得云山雾罩,但好在,高会写小说,于是把他的种种推想写成了系列小说,既然有小说,那就先看小说吧。这套《红楼梦断》,有好几本,图书馆都有。您可以先看这一本,看了爱看,就继续看其它几本。

  推荐指数:★★★


  28、《俞平伯说红楼梦》       

  俞平伯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收有很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章,但即使过了将近百年,那些文章仍值得一看。比如,看了那些,你会明白,是谁最先关注起秦可卿之死背后的种种谜团,又是如何展开分析讨论的。晚年曾写下这样一句话:“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这句话,这种自我反省的勇气,十分值得敬佩。

  推荐指数:★★★


  29、《红楼小讲》       

  周汝昌 著       中华书局     2007 年 

  本书内容包括:《石头记》与《红楼梦》,张爱玲眼中的《红楼梦》等。 

  周汝昌好像是被很多人捧为红学大师,校图书馆里周老爷子写的书也特多。可能有很多人爱看,我是不爱看。说考证,他的巅峰之作是几十年前的《红楼梦考证》,那份心血值得人敬佩。但后来的东西,基本都没法看。分析研究,走火入魔,艺术评论,神经夸大。不过好歹是个成名人物,所以还是推荐看一本他的小册子,就是上面列的这本《红楼小讲》,要照我的意见,周老爷子的书,看这一本就行啦。

  推荐指数:★★★


  30、《石头记探佚》      

  梁归智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  

  所谓探佚,就是根据脂批和《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推断后四十回应该是什么什么样。这一派,应该是发端于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等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讨论,后来到周汝昌手里发扬光大。这一派自然是否定现存的后四十回的。否定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作,这也没什么,这是这一派的逻辑起点,但由此再进一步,对高鹗及其后四十回大加谩骂(已经不是正常的学术批评了),这就不对了。他们谩骂的理由,无非是拿他们研究出的曹雪芹的原初构想,去和高鹗的续作PK,说高鹗的续作如何如何烂。且不说他们研究出的那些玩意是不是曹雪芹的原意还很难说,就算是现在真的发现了曹雪芹构思大纲的手稿,那问题也没那么简单。高鹗续的东西合不合曹雪芹的原意是一回事,写的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拿一种构思和一个作品来PK,这是什么逻辑?有本事按照自己研究出来的“雪芹原意”也弄一个续书?还别说,按照这些所谓探佚学者探出来的雪芹构思弄出来的续书还真有,我还真看过一部,什么水平呢?我就不做过于刻薄的评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两本看一眼……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忽略他们对高鹗的谩骂不计,把这一派的研究者当成普通侦探,看看他们如何破解《红楼梦》里的谜团,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而且,也不能说全无价值。所以,推荐这一本。

  推荐指数:★★★


  31、《红学:1954》       

  孙玉明 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 

  一部《红楼梦》,会牵动、影响乃至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会在中国文化的天空掀起一团乌云,这是穿越小说吗?不是,这是上个世纪真实发生的故事,也许你的父辈,你的祖辈,他们的命运还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影响。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就看看这一本,怵目惊心。

  推荐指数:★★★


  32、《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从刘心武揭秘看红学喧嚣》      

  红楼艺苑,《艺术评论》等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如果你本来就不信刘心武的那一套,那这本书也可以不看了。但如果你还特好刘心武那一口,那看看这本书也许有那么一点必要。记得2007年初刚从韩国回来,在学校做了一次针对刘心武所谓秦学的讲座,结果令有位同学听了十分不悦,传上一张纸条,教诲我不要像一个十六岁的愤青。不过,我要说的话可能会令这类同学十分失望,那就是,相比于我“像”什么,我更关心的是我说的对不对。如果对,您说我像六岁的愤童也没关系,如果不对,那么即使是“像”大师,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反驳刘心武的书出了好几本,随便看看其中的一本,比如这一本,就够了。

  推荐指数:★★★


  33、《红楼解梦》       

  霍国玲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年 

  这本书,在我完成的博士论文里重重地记了一笔,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开创了索隐派红学在中国内地的新纪元。所谓索隐派,就是前面说到的专门从《红楼梦》里探求反清复明情怀的那一队侦探。霍国玲的这一本就是,它说,《红楼梦》隐藏了一部血泪情仇史,书中隐写了林黛玉的原型竺香玉和曹雪芹合谋害死雍正的惊天秘密。啊?这也有人信啊?怎么没人信呢!当然有。霍女士1996年来我校做过讲座,推销她那本书,阶梯教室爆满,讲座结束,学生一拥而上,争相抢购霍女士的签名本,这一幕,是我亲见。后来,霍女士陆续推出了她的解梦系列,连出了七八本,构筑起自己宏大的解梦史诗。这点我还真挺服气。原来我对霍女士和她的这一套书印象非常差,但看了刘心武的东西以后,对霍女士忽然生出了几分敬意,至少,霍女士真正下过了巨大的苦功夫。不妨看看。

  推荐指数:★★★


  34、《红楼梦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散记》      

  邓云乡 著      巴蜀书社     1988年 

  想看就看看,可能有点意思。

  推荐指数:★★


  35、《捶碎红楼》      

  江湖夜雨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这个是属于对《红楼梦》凌空一记飞脚的。《红楼梦》当然可以批,不过这本书的见识……,好像就值两颗星。

  推荐指数:★★


  36、《林黛玉笔记》       

  喻血轮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作者喻血轮,清代人。清代《红楼梦》续书很多,咱们图书馆就收了好几种,多数都没什么意思,这一本,还有点意思。可以翻一下。

  推荐指数:★★


  37、《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

  啊?这种书也推荐?找乐是吧?您还真说对了,就算是找乐吧,看看历史的笑话,又何妨?从这一本开始,就属于一星级推荐指数的了,那就是不必借回家或宿舍,在图书馆里翻翻即可。

  推荐指数:★


  38、《土默热红学:〈红楼梦〉创作真相与作品真谛新探》       

  土默热 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土默热这个名字有点怪,这几年也出了一大堆书,都是大厚本。且看对这本书的宣传:“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著作,这是一枚已经出膛的重磅炮弹!此话并非危 言耸听,也不是故弄玄虚——在中国这片文化热土上轰轰烈烈了将近百年的[红学],从本书出版的那一天起,从来未曾感受到的一场真正危机到来了,甚至可以说面临着灭顶之灾!” 看着挺刺激,其实,什么里程碑啊,什么此书一出灭尽红学啊,这类的话,这些年看的多了去了,都见怪不怪了。土默热红学的核心观点是,《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

  推荐指数:★


   39、《误解红楼:刘心武之“秦学”》       

  崔耀华, 张祖晔, 崔天昊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 

  把刘心武一顿痛批,结果自己“研究”出来的秦可卿的故事比刘心武还刘心武。

  推荐指数:★  


  40、《〈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隋邦森, 隋海鹰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  

  这本书“考察”了宁、荣二府及其中建筑的地理方位和小说人物的活动路线,认为《红楼梦》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顺治、康熙时代的清皇宫与内苑。进而证之于史实,认定这部小说写的是清宫隐史。 这两位作者的书,图书馆里还收了两本,都是大厚本,最后研究的结果,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是个叫吴禄的太监……。

  唉,真是一群尤物。

  推荐指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6 19:06: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9-11-23 15: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图书馆藏书挺丰富的嘛!

王蒙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和李商隐的研究,有人以为要看淡他的从政经历,我倒觉得正是他的政治智慧成就了他的学术研究,以前看他有关李商隐的研究文章就觉得他是“春秋笔法”。

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到现在还记得的还是蒋和森的《林黛玉论》:

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来忘掉自己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底下,就愈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人。

   这是一个最容易想起自己,而又是最不会为自己打算的人。这是一个只知道信从自己的感情,而不知道顺应世上人情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永远不安心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别人的力量上的人。

那一年是1954年,蒋和森不过26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6: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09-11-23 15:53:14的发言:

哇,图书馆藏书挺丰富的嘛!

王蒙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和李商隐的研究,有人以为要看淡他的从政经历,我倒觉得正是他的政治智慧成就了他的学术研究,以前看他有关李商隐的研究文章就觉得他是“春秋笔法”。

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到现在还记得的还是蒋和森的《林黛玉论》:

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来忘掉自己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底下,就愈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人。

   这是一个最容易想起自己,而又是最不会为自己打算的人。这是一个只知道信从自己的感情,而不知道顺应世上人情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永远不安心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别人的力量上的人。

那一年是1954年,蒋和森不过26岁。

 

  是的,咱们学校图书馆文史类藏书在经贸类院校里就算是很丰富了。97、98年我进当时的文艺阅览室浏览,看到很多书就很惊讶,想不到咱们学校居然也有这么多这种书!有些书,可以说是专为我们这类研究者准备的,我们如果不看,是根本没人看的。这些年又进了很多书,前天我进去检索发现,校图书馆居然还定了一套《古本小说集成》,这套书一共五百册,简直就是为我一个人订的,这种影印本,如果我不去看,那真的就永远没人看了。膜拜一下咱们贸大图书馆~~~

  同意你对王蒙的评价,他的《红楼启示录》,有些地方使用的已近于文革话语,那种死的语言,到他手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种能力太让人佩服了。

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充满了诗意和感情,有些段落我也印象深刻,直到今天,看了都会感动,如:

  “曹雪芹对那一黑暗世界的主人——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发出了彻底失望的声音。他在深沉的调子中宣布了它的衰亡。同时,他更把我们的目光引向生活中的进步的、美好的一面,非常感人地指出那一时代的灵智与感情正在不熄地燃烧,正在咬破四周的黑暗而吐射光明。”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是不寻常的一回。两个世纪以来,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流水跌入万丈深崖似地激荡、回旋起来。在这一回里,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终于熄灭了她生命的火焰!这时,人们仿佛才感到这个少女生命的价值,以及她活着是多么符合人们的心愿。”“这就是那个任凭灵智飞翔、任凭感情燃烧的诗的国土。而对于林黛玉来说,这个国土上的最高皇座便是爱情。——是的,爱情!也许说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开始进入这个少女的灵魂吧!的确,林黛玉给我们印象更深刻的,还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或者说,是一个女性气质的诗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水老师!

窥一斑可见全豹,今天才知道贸大图书馆文科类藏书原来这么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6: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09-11-23 16:12:00的发言:

谢谢白水老师!

窥一斑可见全豹,今天才知道贸大图书馆文科类藏书原来这么丰富!

 

坐在电脑前写了将近五个小时,给咱们的院刊《清源》。呵呵,但还不知能不能用,貌似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7: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用心良苦。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先把《红楼梦》原著完整地看一遍,至少一遍。

在没有看完一遍之前,这些书还是不碰为好。

一孔之见,楼主毋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3 17:39:2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不为在2009-11-23 17:33:29的发言:

白水用心良苦。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先把《红楼梦》原著完整地看一遍,至少一遍。

在没有看完一遍之前,这些书还是不碰为好。

一孔之见,楼主毋怪。



呵呵,当然是如此,这个书单本就是推荐给读过《红楼》的爱好者看的。没看原著看评论,读任何书都不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8: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嘩,這麼多~~

謝謝老師!幸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么多,介绍也很详细,老师辛苦了:)

早就看过《红楼梦》的电视剧,越剧《红楼》看得遍数更多,好几个唱段自己都能哼了,嘿嘿:)但是以前只读过原著的个别章节,这次总算是从头读下来了,期待老师讲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2:17 , Processed in 0.0707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