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97|回复: 1

[教学相关] [作业]《世说新语》之《荀巨伯探友》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6 2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夕 200720089 (大学语文古代,周三下午第一节 )

《荀巨伯探友》赏析

原文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2)胡贼(3)攻郡,友人语(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5)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6)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7)何男子,而敢独止(8)?”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9)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10)曰:“我辈(11)无义之(12)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13)而还,一郡并获全(14)。(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

(1)荀巨伯: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一带)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适逢。

(3) 胡贼: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古时我国西、北部一带少数民族统称为“胡”。

(4) 语:告诉。

(5)子:尊称,相当于“您”。

(6)败义:败坏道义。

(7) 汝:你。

(8)止:停留不走。

(9)委:抛弃,放弃。

(10)相谓:相互议论。

(11)我辈:我们

(12)之:的

(13) 班军:调军队回去。

(14) 获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赏析

  文章不长,仅仅四行,却将荀巨伯对友人忠贞,对道义坚定不移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全文仅采用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没有用多余的描写与刻画,然而我们却仿佛已感受到胡贼攻郡那紧张的气氛,听到了荀巨伯的友人不想因为自己拖累朋友而催促他离开时那焦急的语气,看到了荀巨伯面对敌寇临危不惧、坚定不移的神情。简洁而凝练的文字更加清晰的还原了当时的情境,更加精准的突出了荀巨伯的人物性格。

  此外文章采用了烘托的手法,借胡贼之口道出巨伯的义,也就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以敌寇撤军凸显巨伯依据的感人至深。技术发了对主人公的赞美,又没有落入俗套,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意味。

  在荀巨伯的朋友乃至全郡城的人看来,敌寇一来,必屠城滥杀,留下来是危险的。读这个故事,开始我们会为荀巨伯捏一把汗。荀巨伯也知道危险,他之所以不走,不是因为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危险,而是不想也不屑于“败义以求生”,见到敌人以后,他也没有心存幻想,指望保全一命,而是说“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我们和荀巨伯都没有想到的是,敌人会马上“班师而还”,当读到“一郡并获全”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败义求生与舍生取义是作为一个人所面临的最艰难的选择之一。若选择对道义忠贞,可以使自己内心坦然平静,却要以生命作为代价;若选择活下去,却背叛了道义,那么活在一个失去了信仰、无需执着与坚定的事件中又有什么意义。面对着到艰难的选择题,荀巨伯毫不犹豫的选择舍生取义,他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豪迈气度着实令人钦佩,令人敬仰。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荀巨伯将这份友情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这是“患难见真情”最极致的表现,是真正的君子之交。这种情谊,不因富贵贫贱而转移,不因生死祸福而改变,它有着无比坚实的基础,那是不离不弃的忠贞,那是无私奉献的真诚,凝结为一个字便是“义”。这样一桩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可见这种道义有着多么巨大的感召力。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文中的胡贼,尽管自称“无义”,在我看来他们也是有情有义的。他们为荀巨伯的义举所感动,可见他们心中也有着善良的一面。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无义”,却恰恰说明了他们仍然有义,而正是他们心中的“义”战胜了“利”,使全郡城得以保全。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今年的一部影片——《南京!南京!》,想到了那些日本兵无视母亲的声声哀求与孩子凄惨的哭号,将孩子掷出窗外还在狞笑的情景,只觉得不寒而栗。若那些日本兵的心中尚有道义在,就不会做出这等惨绝人寰的事,与之相比胡贼的形象又是何等高尚。

  心灵呼唤“义”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有了手机与网络的帮助,朋友生病我们在无需大老远跑去探望,只需动动手指发条信息敷衍一下就好,久而久之我们忘记了如何真诚待人,我们失去了真挚的友情。我们的心灵呼唤义,唯有建立在义的基础上的友情才是坚固的。虽不求为朋友舍生取义,但也要做到对友忠诚,重情重义。

  在这被金钱与利益充斥的时代,义字在慢慢淡去,利字却愈发清晰。还记得前几天震撼全国的为救落水儿童三名大学生溺亡的事件。大学生们的英雄事迹为人称颂,他们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楷模,是真正的英雄。然而,那些垄断打捞业务以攫取暴利的渔民嚣张的语气与冷漠的神情却为整个社会所唾弃。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类共同的价值尺度缺位。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道德与准则,对经济利益的信奉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道德观。心灵呼唤义,社会呼唤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能以伦理道德的丧失为代价,没有了道义的社会,即使是先进的,也是“落后”的;即使是文明的,也是“野蛮”的。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9-11-27 9:58: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9-11-27 1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没想到《世说新语》中的一小段文字,写出这么长的一篇赏析。更难得的是感情充沛,有思考,有批判,如果让你站在台上讲,效果会更好吧:)

加个精,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1:36 , Processed in 0.074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