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448|回复: 173

[教学相关] 【作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经》中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6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列原诗,注释,并翻译大意。翻译时注意,不要翻译成顺口溜那种恶心东西,你们看到的很多参考书上,很多知名学者就是这么干的,但我不喜欢那种东西。所以,如果你要翻译成诗体,为了使它看起来真正像一首诗,你可以适当补充些成分,如果你有能力用现代诗再创作,当然更好,记成绩时有重赏。如果,你不想翻译成诗体,用散文语言将你想象出的那种意境描述出来即可。然后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多说一点少说一点都没关系,但要让我看出这确实就是你喜欢它的理由,这部分内容字数控制在100字到300字之间。不得整段剽窃,谁若剽窃,一分钟就可以百度出来,所以最好不要冒这个险。

帖子中请署你真实姓名。这可能会使你丧失蒙面上网的乐趣,不过在这个注册ID之外,你可以另外注册马甲。但主ID,本着言责自负的精神,请署真实姓名。相信这里可以成为诸君展露才华的舞台,被抽点到姓名的同学请在此帖下将你们的作业以跟帖的形式发上来,最迟下星期一上午我要看到。记成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7:16:55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0-17 1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做作业,也可抛砖引玉吧。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白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了,呵呵  

  诗经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部分,闪耀了几千年,传颂了几千年,至今仍然吸引着无数人。我最喜欢的是郑风里的《子衿》。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

嗣音:传音讯。

挑兮达兮:往来轻疾貌。城阙: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

译文:

这首诗描写的是 妻子等待丈夫时焦急而又期盼的心情。

你飘扬的衣角,

仿佛牵动着我等待你的心。

  若我含羞止步,

  你亦会脉脉无语?

  你飘扬的衣角,

  仿佛牵动着我凌乱的思绪。

  若我含羞止步,

  你亦会翘首不前?

  满心的愁怨啊 ,

  只为今夜这好似无尽的等待,

  只为与君一日不见,似隔三秋。

喜欢的理由:

    《子衿》是诗经中广为流传的一篇,也是最为经典的一篇。作者运用了重章复沓的方法,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悠远。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清晰的刻画出了一个可爱女子等待丈夫时急切期待而又略带抱怨的心情,细腻的心理描写让女子的清秀形象仿佛跃然纸上,浮现在读者脑海中。诗中女主人公的坦诚个性也是我所喜欢的。文章语句十分优美,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被曹操引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了今天的成语。总之我很喜欢《子衿》,我很喜欢这位久久等候的美丽女子。

[em17]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7-10-17 22:41:5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终于看到了第一份作业,很好。

《子矜》是我大学时代就非常喜欢的诗,大一时抄录的诗篇里就有这一首,并且从那时起就能背诵。

看了你的翻译,先说美中不足之处,是第三章的“在城阙兮”没有译出,稍损诗意。再有,全诗的节奏都很好,到了最后一句,“只为与君一日不见,似隔三秋”,节奏稍赶了一些(你自己读读看)。现在再说你翻译的亮点,是原诗“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这两句,你译作:

若我含羞止步,
  你亦会脉脉无语?

若我含羞止步,
  你亦会翘首不前?

看到这两句译文,真是惊喜。你不但把原诗的情味译出来了,连那种节奏和语气都译得惟妙惟肖。看到这两处译文,不禁眼前一亮,我没想到会有人这样来译,看到这样好的译文,真是高兴。一篇作业有这样一处亮点,就足够。

“喜欢的理由”这部分,写的略平了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出处,也不是在这里,而是《王风·采葛》,这一首我在给你们讲复沓手法时提到过。不过还是可以看出你很喜欢这首诗。这也是《诗经》的魅力所在吧,透过上古语言的躯壳,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人世的悲欢与梦想,可以看到人类心灵一些永恒的东西,透过深邃久远的历史,可以听到,我们祖先的灵魂,在歌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9:28: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已有人写了,还是要说我喜欢的是《郑风·子衿》。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7-10-18 17:06: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6: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郑风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衿:衣领、衣襟  纵:即使   宁:难道  思:想念   佩: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挑达:形容往来自由

  译文:深深萦绕在心头的,是你一袭青衣的身影。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给我音讯么?思念如水般流泻,映入脑海的是你青色的玉佩。唉,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来找我么?独自徘徊在这寂静的城楼上,最终见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见你的日子,一日便漫长如同三月。

  原因:喜欢这首诗,因为她重重叠叠的章法。因为她的悠悠婉婉的意境。思念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可以。最喜欢的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满眼翠色,恍惚中似水般的流动。那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让孤独的日子刹那间温暖如春。

[em07][em07][em07][em07][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7: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杨明春在2007-10-18 16:47:09的发言:

  原因:喜欢这首诗,因为她重重叠叠的章法。因为她的悠悠婉婉的意境。思念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可以。最喜欢的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满眼翠色,恍惚中似水般的流动。那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让孤独的日子刹那间温暖如春。

[em07][em07][em07][em07][em07]

这一段写的很漂亮,喜欢:)

你对原诗的翻译,与二楼同学译法的最大差异是,特别突出青这种色彩色给你带来的审美感受,从你的“喜欢理由”里,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样译也很好:)另外,你的翻译语言,是介于散文体和诗体之间,其实,增减几个字,它的节奏就会更加流畅。你看,你的原译是:

“深深萦绕在心头的,是你一袭青衣的身影。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给我音讯么?思念如水般流泻,映入脑海的是你青色的玉佩。唉,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来找我么?独自徘徊在这寂静的城楼上,最终见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见你的日子,一日便漫长如同三月。”

其中的两个“么”字完全可以去掉,去掉以后你再念念?“城楼上”的“上”字,也是可以去掉的,既无损语义,又可以使语感流畅起来,所以:

“深深萦绕在心头的,是你一袭青衣的身影。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给我音讯?思念如水般流泻,映入脑海的是你青色的玉佩。唉,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来找我?独自徘徊在这寂静的城楼,最终见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见你的日子啊,一日漫漫,如同三月。”

这只是随手一改,当然还有很大的进一步加工的余地。但你能看出变化了么?即使只是做了这样一点庸常的改动,句子的节奏也会稍稍流畅了些。我在课上给你们讲过,欣赏文学作品,对形式的感受很重要,有时一个“的”字的增减,一个逗号位置的移动,没有改变语义,但却会改变语感,而语感,也是种重要的形式,而文学的趣味也就在这里,随着这种打磨,你会看到一个句子的表现力一点点地发散出来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乐趣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11:57: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2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批改作业方式可以教学相长,并可沾溉他人,真是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0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六楼两篇都写的很好啊,强!是作业么?本来对《诗经》不感兴趣,现在一看,挺动人,挺亲切的。其他老师怎么不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09: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上面两位同学的帖子,语言流畅,文辞优美。只是还有一点点想补充的:

第一位同学的译文中“青青子佩”貌似没有译出来。你看译成“你叮咚的环佩”,如何?

你叮咚的环佩,

仿佛牵动着我凌乱的思绪。

第二位同学,很欣赏你的语言,就像你译诗中形容思念一样,“如水般流泻”:)

比较同意白水的几处改法,只是后面“最终见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见你的日子啊,一日漫漫,如同三月”,要是把“最终”去掉,好像会更好点儿,你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7:03 , Processed in 0.0667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