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王莉宁(汉语精读三)
这是我第一次给留学生上“精读”课型的课,而且还是给高级水平的留学生上课,所以在接到任务之初,心里感到忐忑不安。经过暑假的准备和开学之初的集体备课之后,总体而言,我还算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前三次课的上课任务。我觉得自己的处理得比较好的有下三个方面: 一 备课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好。 二 严格遵守进度表的安排进行授课。 三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作业、测验等)。 同时,由于这是第一次上“精读”课型的课,所以,我对某些问题也感到力不从心,比如,如何处理好课文与语法点的关系?如何把课型安排好以便学生接受新知识?如何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把最重要的知识点给学生解释清楚?甚至是,如何让学生感觉到,除了拿学分以外,这门课还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同时,更让人感到困扰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常常能感觉到学生会因为疲劳而产生厌学情绪,或者枯燥的语法点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那么有可能会让学生和自己都感到泄气和没劲。 有这样的困扰,都是因为教学经验不足造成的。所以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是我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是9月26日早上进行听课学习活动的,我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这门课的首席教师——罗陈霞老师。 罗老师此次上课的内容有三方面:第一,结合课后练习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讲授3个重要语法点;第三,开始新的一课的学习。要在一节课内完成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完成三个板块的衔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节课听下来,我觉得罗老师对以上问题都处理得很棒,令我获益匪浅。总体而言,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方面: 一 对语法点的讲授非常细致。在“精读”课上,学生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语法方面的知识。从我收上来的作业看,高级水平的学生同样也存在不少语法失误现象,所以语法点也是我们授课的重点。罗老师的特点在于,能反复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记忆相关内容。比如“一贯”有副词、形容词的用法,我讲的时候只是在平面上把两种用法串讲、比较了一下,然后就直接进入到学生练习阶段。罗老师的处理还多了一个环节,就是在学生练习造句的时候,让学生练习把副词用法的句子转换为形容词用法的句子,或者把形容词用法的句子转换为副词用法的句子,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对增加学生的记忆很有帮助。 二 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冷场,这是每个老师都会碰到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与学生形成互动的能力。在今天的班上,罗老师也“遭遇”了冷场的尴尬,但她每次都能随机应变,引导学生开口回答问题。比如,在学生讨论保险业的相关话题的时候,她在黑板上写出了4个比较重要的提示信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纲性质的模板,从而能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发言、讨论。同时,在发现学生们对讨论题目不感兴趣的时候,还能及时调整讨论题目并征求学生意见——我想,这是能和学生形成良好互动的必要条件。 三 公私分明,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恰如其分的关系。一味的严格,或者一味的迁就学生都不是好办法。罗老师的特点在于,能通过积极的褒奖,鼓励学生,还能通过善意的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不能逾越的界线在哪儿。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有时候对学生显得宽容有余而管教不足,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改变的一个方面。 态度决定一切。我希望能通过认真、踏实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汉语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