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查了查,这篇文章的作者网名叫“武五陵”,是位女子,身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她写了一些列关于金庸笔下诸钗文章,集名为《金庸十二钗正册》,电子书地址:http://www.jyjh.net.cn/bbs/550/index.htm。武五陵:金庸网络界著名写手,以散文性文评见长。文思细挚,行文引评交互,析理如蚕茧抽丝,时时生出湛思妙论,览之每使人跃然而醒。而文字质朴与华美兼具,能雅俗共赏,尤为可贵。 看了几篇,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但文采斐然,而且析理谈情鞭辟入里,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才情之笔。这是她最后一篇文章的结尾,也算是十二钗系列的结尾: 远去的江湖,终于随着鹿鼎记的结束隐没在莽莽江山之中,化为了一场虚幻,然而在许多人心中,它永远不会消逝。江湖从来便无形,江湖自此也生根,也许它只是一个载体,记录着欢笑和伤痛,折射着理想和现实。只要你有倾盖如故的朋友,有刻骨铭心的恋人,你就仍然生活在江湖中。它是小小少年心间的那么一点幼稚而真挚的迷梦,是一介书生之意气,是一颗赤子的心结。它把爱恨情仇烩于一炉,是以从各种枪战片中,从老上海的情节里,从当今的各种政治圈里,财富榜上,娱乐新闻内,八卦奇谈中,我们依然可看到江湖的丝丝缕缕,它渗入了山河的血脉,洇染着琐细的生活。 只是,现实,实在是个混杂异变了的江湖。在三餐一宿,老病生死的见证里,眼见着青春消逝,壮志消磨。爱了聚了,离了散了,演变了朋友义,只听到爱人哭,犹如那钝刀子磨肉,温吞水煮蛙。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活啊,纵有那倚天的长剑,又怎能解除其中的苦难?拉满这大弓如满月,也只能惶惑惑四顾茫然。无人能勘破江湖,是因为江湖从来都直指人心。只要有恩仇,有爱情,有人生的遇合的变换,有喜怒哀乐的纠缠,便也无处不江湖。知道所谓气节是这般的莫名其妙,我们还有那么一点儿任性尚气,因为这就是所谓为人的尊严。明知道爱的结果可能是一场荒诞,我们仍要投身其中感受一次,因为青春就该有这样的一往无前。即使难报那过去之恩,依然坚守那未来之诺,爱得淋漓尽致,恨亦快意恩仇,若能以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人生夫复何求? 写作这么几篇短短的不成器文章,竟也因变故从中截断,如今在滞涩中结笔,已找不到当初提笔如云烟时的快意。华年匆匆,已不复当年青春心境。前路漫漫,还要为生计营营,学会苦中作乐。也许总有些什么未变,但如今已难以分辨,一切任缘去缘来。只愿摒弃迷梦,从此远离江湖,在温暖而亲切的炊烟之中,学做西红杮炒蛋。 正是: 今古恨,几千般,不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全文完) 谨以本系列纪念我那读博尔赫斯,听罗大佑,看金庸的少年时代。 武五陵 2008年初春于Berkele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4 14:51: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