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兰《中国文字学》:此书很薄,而且简单易懂。分前论、文字的发生、文字的构造、文字的演化、文字的变革五部分。其中“文字的构造”是这部书的核心,也就是是唐兰先生提出“三书说”(象形字、象意字、形声字)。“三书说”对传统的“六书说”是一个创造,唐兰先生说到凡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认为他的“三书说”可以涵盖全部汉字。他将假借、转注归于产生新字的“六技”。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其优点在哪漏洞又在哪。另外,唐先生讲到汉字历史地位和起源问题也是一个创举,即他认为汉字学应作为和语言学并列的、同等地位的一门学科。他给出了一个英文名称即Sci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他还主张文字学应独立于音韵学、训诂学,以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关于汉字起源问题,唐先生对传统的仓颉造字说、结绳记事说、八卦说意义给予了反驳,提出汉字起源于图画的新观点。关于文字的演化和变革,唐先生也每有创见,但我觉得这部分没有做到像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那样图文并茂。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全书十三讲。从汉字的性质讲起,接着讲述建立汉字构形学的必要及理论依据。接下来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汉字构件分析、构件功能、以及11种构形模式。这一部分需要仔细地看,多看几遍也不为过。我个人对汉字构形这部分非常感兴趣。11种构形模式是对“六书说”、“三书说”等汉字构形传统分析模式的颠覆。我觉得这11种构形模式正儿八经能做到涵盖全部汉字。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能全盘地接收。但在熟练掌握这些构形模式的情况下,能找来《甲骨文编》、《金文编》等类似的手册的话,可以挑取其中的一些字对其做构形分析,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构形模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个求证验证的过程。(《甲骨文编》和《金文编》待下次上传)当然,对照《说文解字》也可以做这项工作。 这本书中印象比较深的另一个地方就是王宁老师提出“世界文字发展两大趋势论”,即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也是对传统观点的一个倾覆,因为我们接收到的常见的观点是认为文字发展三阶段论,即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汉字必然走上表音文字的道路。在王宁老师的这本书中我们便可认识到汉字是如何增强自己的构形理据以始终保持表意的。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3-26 16:53: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