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争论 今年这是我的第二个父亲节。成为父母,是一桩改变人生的事件。虽然每个人都可以间接理解父母之爱,但只有你真正体会之后,才会领悟这种爱是多么强烈和投入,领悟到为什么许多人为了子女可以牺牲一切,领悟到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为什么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把子女的生命置于自己生命之上。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天然具有面向未来保存生命种子的冲动,这种情感超越了一切的自利倾向和冷静权衡,也天然地超越了人类对上一代的感恩之情。
很久以来,我一直对一个比喻非常不满意,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这就是把“祖国”和“母亲”相比,把对国家之爱和对父母之爱相较。当然,我非常爱自己的父亲母亲,但这种爱和我对自己祖国的爱,很少类似之处。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是一种尊敬和宽容之爱。纵使我们的父母有千般不是,作为做子女的,我们也很少会直接去批评指责,更少尝试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还是一种承继之爱,而非牺牲之爱。绝少有人会为父母的幸福而牺牲掉自己的生命。事实上,身为人父,我自己所冀望的子女之爱,也必定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他们自己的幸福而牺牲掉我,因为前者也是我本人的最高愿望。这和爱国之爱中所蕴涵的献身精神,截然不符。最后,我们对父母的爱,还是一种距离之爱。不论我们曾有过多么好的父母,作为有出息的子女,我们的选择迟早一定是要离开他们,解脱和他们之间的羁绊,追求我们自己的生活目标。以爱父母之爱比拟爱国之爱,似乎就是在鼓励我们最终远离自己的国家。因此,我一直以为,无论在性质还是强烈程度上,对父母之爱和爱国之爱都不在同一范畴。如果像爱母亲、爱父亲一样爱国,那将很不得体,甚至是非常不光彩的。
在为人之父以后,我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表达。最贴切的说法理当是: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爱自己的国家!这首先是因为,爱儿女和爱国一样,都是面向未来。无论我们的子女昨日是多么可爱,我们永远也操心着他们的将来。无论我们多么愿意在别人面前夸耀儿女们小学时的优秀成绩单和奖状,我们真正关注的,永远还是他们的下一场考试,下一份工作……我们永远挂念着儿女的未来幸福,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正如作为爱国的公民,我们一刻也不会忘记,国家的未来就是由我们来决定。最能证明我们爱国心迹的,不是我们多么善于称赞国家的辉煌历史,多么善于宣称它眼下正处盛世,而在于我们多么善于改造这个国家,多么善于为未来、为我们的子女,留下一个更好的中国。
像爱子女一样爱国,还因为这两种爱都并无任何功利或交换的先决条件。我们对父母的爱,以及在他们老年之后的赡养,相当程度上是出于感念他们的养育之恩。但真正的爱国者爱国,却正像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全无所图,全心愿意含辛茹苦,牺牲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保护它,监督它,养育它――对国家,我们像对子女一样无恩可感。因为国家和子女一样,并不养活我们。相反,是我们每一个爱国公民,为了子女的明天,在心甘情愿用自己双手的劳动,来养育这个国家,使它成长。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我们像爱子女一样无条件地爱国,我们才会和真爱的父母一样,无论子女多么怨恨,多么反叛,多么口出不逊甚至在肉体上伤害我们,我们依旧不离不弃,不出走,永不放弃自己对他们的监护和教育权利。就像深爱的父母会苛察自己的子女一样,真正心怀大爱的爱国者,也永远倾向于看见自己祖国的不足,永远为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缺点而忧心忡忡辗转难寐。尽管我们明知这将激起怨恨甚至招来报复,真正的爱国者也无怠无悔,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女,或者子女的子女,会记起并感激我们对他们、对他们的国家,这种不留余地的爱。
所以我想借这个父亲节的时刻,提醒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作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父亲和母亲,对它的成长,都怀有不可推卸、不可剥夺的监督和照料责任。尤其当今天,当我们这个国家,在现代化而崛起的历程里,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的意义上,都还只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孩子,还是一个怀着喷薄希望却又时常迷茫的少年中国,这种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就更加需要挺身出来,承担起我们作为国家之父母的责任,砺刺它,鞭策它,将我们的心血倾注于它,直到它成长为我们欣慰的模样。
——摘自《绝妙好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11 12:12: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