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3|回复: 2

[原创文字] 俄罗斯的高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8 23: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在一篇叫做《尊严》的文章中提到,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云门舞团到莫斯科演出。演出前,他在剧场门口看到一位俄罗斯男人,穿着西装,带着领带,看上出高雅有品味,双手却伸开一张纸,上面写着:“请给我钱,让我看云门。”林怀民走遍欧美,见过在许多大城市的戏院前,拿着“如果你多一张票,请卖给我”小牌子的人,却从未见过乞钱买票的例子。而眼前这位先生,没有讨好的笑容,没有不安,只是安静的拿着张纸,站在杨花纷飞,人来人往的戏院前。林不禁震惊。

      旧时代的苏联,虽然物质贫乏,但是政府让全民可以免费或用很低的票价看到一流的芭蕾,戏剧和交响乐演出。如今,物价飞涨,贫富悬殊,旧时代培养的具有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买不起门票,乞钱买票的人越来越多。

      林怀民在文中还讲了他朋友到西伯利亚演出的故事。戏院大堂里立着整排整排的落地长镜,管理人员解释说,镜子并非摆设,有实际功能。那里的大部分居民是工人,看戏的日子,他们带着礼服上班,穿着工厂制服到剧场后,先进厕所换衣服,再在大堂镜前整装,然后才端庄就坐。

      我想我已经能体会到他文章题目《尊严》的含义了。

      他们的尊严来自于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热爱,俄罗斯的全民艺术性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沉淀。听过许多人说俄罗斯民族是一个高贵到有一点高傲的民族,俄国如此,苏联如此,解体后还是如此。广袤的原野,浓烈的伏特加,惊艳的男男女女,在这片冷暖分明的土地上,交织出了情感鲜明,色彩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一份高贵令人羡慕,也让我们汗颜。

      作为一个体育迷,我在看体育比赛是对此也深有体会。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俄罗斯运动员出场总是显得气质不凡。有人曾说,自从俄罗斯的霍尔金娜退役后,体操比赛变成了翻跟头大赛。他们从小积累起来的艺术修养,让他们在艺术表现力上出类拔萃,可谓信手拈来。相比之下,中国的花样滑冰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如此的不容易,全靠一位教练带出了三队世界级选手。

      我们好像总是喜欢树立典型,供人膜拜,殊不知真正懂艺术的地方,对艺术的领悟力是全民性的。就像俄罗斯,骨子里流淌着高贵的艺术感,可以说艺术就是俄罗斯人的生活。而对艺术全民性的追求,在俄罗斯显得比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更为不容易。

      一个国家要培养出高贵的艺术气息,不是只靠几个所谓的国际名导名演员的轰动效应,不是只靠运动会开幕式的昙花一现,不是只靠某位钢琴演奏家的频繁作秀,不是靠金庸,鲁迅,甚至韩寒,不是整天憧憬着诺贝尔,向往着奥斯卡。高贵的艺术氛围,应该植根于生活。在生活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才能枝繁叶茂,数百年屹立不倒。

发表于 2011-2-25 13: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阶层一般是创造艺术、思想、文化的源头,但是当下我们的闲人阶层还不壮大,或者说,“闲人”还不具备这一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文湃在2011-2-25 13:56:37的发言:

闲人阶层一般是创造艺术、思想、文化的源头,但是当下我们的闲人阶层还不壮大,或者说,“闲人”还不具备这一素质

不知道宋元时期的市民阶层算不算这类“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06:11 , Processed in 0.0535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