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93|回复: 11

[语 言 学] [讨论]簡繁體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3: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天寒凝提到靈兒常切換簡繁體字打文章,呵呵,解釋下。我白天在公司上班,這里的公共文件基本使用繁體,所以中英文字體切換后中文字體第一反應是繁體。但當時注冊水云間用的是“灵儿”,每次登陸時會特意進行簡繁體切換。但我在設計模式里無法實現文章段落分段顯示,于是每次一想分段就會在第一段結束后使用代碼模式,輸入“<p>”及“</p>”,這時頁面字體又自動轉為繁體。。。

一般說來,大陸的學生到港澳後很快會適應繁體字的看和讀,但港澳同胞們認簡體字很費勁。一位早年從上海移民至澳門的叔叔對我說,繁體字到簡體字雖是適應現代社會的簡化趨勢,卻也是中國大陸特色,有文字獄的成分在里面。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更好地學習漢字,他在女兒高中畢業后把她送去臺灣大學好好學習漢語。哎,一扯政治就頭疼。不過這么多年,港澳臺對繁體字的保留和推廣還挺堅定的,而且我幾年接觸中也發現,繁體字不僅蓄意更深,蘊含古中文的智慧與美,其筆畫多也使寫出來的字更漂亮。舉倆最簡單的例子,“愛”和“爱”,中間藏著一顆心;“寶”和“宝”,多了一堆寶貝。看這些字時,常覺得自己像個拾稻穗的小姑娘,拿著籃子,一路撿到好多寶,籃子沉甸甸的,心也沉甸甸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6 13:5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2-7 23: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拼音打繁體字經常打錯別字的人捂臉飄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11-12-7 23:19:12的发言:
(用拼音打繁體字經常打錯別字的人捂臉飄過。。。)

上次聽翡翠臺一個兒童節目講解“鐘”和“鍾”的區別,說是太多人混淆倆字,經常在姓氏中把鍾打成鐘,暈,我還一直以為它們是“钟”的同義不同字。現在澳門身份證明局統一這個姓氏,所有鐘、鍾全部統一成“鍾”。

昨天還把燾打成熹,又認識了一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決定以後跟你們用繁體字說話
有錯誤的時候記得幫我糾正啊。

這令我想起韓國的漢字來,現在韓國的年輕人不怎麼認識漢字,但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就認識一些漢字了。
本來韓國的學校都是要求教授幾千個漢字的,但是後來由於搞了個去漢字運動,韓國人就漸漸忽略漢字了。
但是韓文當中有一大半的詞彙(匯?)是漢字詞,只是用韓文字母標注而已。學漢字對他們本身母語的理解也是有益無害的。
包括韓國有很多古代書籍,裏面都有大量的漢字,他們因為不認得漢字,都無法閱讀古代書籍。
一不小心說這麼多。體會一下繁體字的感覺,上面輸的的那個問號還請大家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感觉繁简都无所谓啦,个人习惯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字,手写的是少数。大多数人看到文字也不会想太多符号本身的意义,就最多见的宋体字或者黑体字来说,还是简体字更简洁,也可能是我自己习惯了。

繁体写出来是漂亮,适合琢磨文字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8 18:01: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儿提出了个很有趣的话题,繁体和简体,汉字美观丰盈与简洁疏爽,这个度的确不好拿捏呀。

        繁体字是很能体现智慧的,不管是哪种方式造出的字,都能找到不少例子,它们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或静态或动态的画面,好像是有生命一样,从笔画到几个构件再到整字,有限的零件却能记载万事万物,真的是奇妙啊。尤其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变换无穷,丰富的信息奥妙无穷。

        但是,实际书写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人们希望越快越好,笔画越少越好。比如,听《红楼梦》讲座做笔记的时候如果用繁体,“宝”、“黛”、“灵”这些字,即便是灵儿,估计也会觉得太麻烦来不及写而恨不得用拼音字母代替了,哈哈。冰心老人1962年曾发表过文章支持汉字改革,她说:“首先,我是一万个赞成汉字简化的,先不必说为了听报告、写笔记的方便,这个念头可以说是在五十几年以前,我开始学写我的学名"謝婉瑩"三个字的时候,已经萌动了。我这姓名一共四十几笔,写起来又要横平竖直,要用好长的时间,对于一个孩子是个沉重的负担。记得小时候,在考算术时,我算简单的加减乘除的算题,比我在考卷上写上姓名用的时间还短。”肺腑之言啊!把汉字简化得成功,同样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8 22:53: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蘭師所言靈兒有體會,簡體字在書寫方面占有明顯優勢,適應現代發展。但我還是有幾個問題想問。首先,全球華人除了大陸地區,港澳臺及海外華人所在地建國后仍延用繁體字,莫非他們沒有過漢字簡化念頭?當然了,我們可以用他們條件上不具備大批研究人員作為解釋,但在我接觸大量港澳朋友後卻發現,他們中沒人抱怨過中文字書寫麻煩,希望得以簡化的。其次,漢字經過幾千年演化,甲骨文至今,是否曾出現過建國后如此迅速的轉化過程?每次我一提這類問題,叔叔都跟我說政治,我還是問問各位專家吧。

不過,有件事是真的,我從小喜歡中文,喜歡每個運用得恰到好處的字。但那么多年的學習都不及一夕看到愛的中間藏著一顆心讓人驚喜漢字的美麗,並急切希望了解每個字背后的歷史和含義。很多東西,簡化了,感情也不再有了,當初簡化的人想到了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起那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不知大家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7: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爱繁体字,像热爱一种艺术。

使用简体字,就像用碗吃饭,用杯子喝水,能精致点、漂亮点当然更好,简陋点也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6: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我们一直用繁体字,今天也不会觉得繁体字写起来有多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5:58 , Processed in 0.0732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