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11|回复: 8

[文 学] 请教:如何理解“夜半钟声到客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14: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从小时起,一直就是理解为“钟声传到了船上”;但看废名在《谈新诗》里反复说是“钟声响起的时候客船到岸”,如此理解是另一层美的境界。不知大家如何看?
发表于 2012-2-25 16: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打小的理解是,夜晚客船停泊在岸边,钟声想起,引起船中诗人的遐思。题目是“枫桥夜泊”,我一直觉得诗人是暂时停泊,明日还要启程远行。 长大发现小时候对诗歌的理解常常和“真相”有距离,可谁又能说哪个是真相呢,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白水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22: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废名早就为此作过辩解,只是说得有点绕~~~

 

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废 名

 

   我在一篇小文里讲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据我的解释是说夜半钟声之下客船到了。文章未发表前,曾经被一位朋友考过,后来我又拿去考了别人,现在房?先生见了我的文章又写信来问我,问我的解释不算错么?据大家的意思是说夜半的钟声传到客人的耳朵。只有从小住在苏州的一个人与我同意,他当然也不能替我做证明,因为我错他也错了。此事只有张继一人不许错。我的解法,是本着我读这诗时的直觉,我不只仿佛觉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写夜泊写得很好,因此这一首《枫桥夜泊》我也仅喜欢这两句,另外不发生什么问题。不过前回被一位朋友考了之后,我曾翻阅《古唐诗合解》,诗解里将“到客船”也是作客船到了解,据说这个客船乃不是“张继夜泊之舟”,是枫桥这个船埠别的客船都到了,其时张继正在他的船上“欲睡亦不能睡”的光景,此点我亦不肯同意,只在拙作小文里将“客船”二字的含义来得含糊一点,不显明的说是张继的船,其实私意确是认为是张继的船。那么这一首七绝准我这样解两句,与前两句的意思贯串不呢?我想也贯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正是枫桥夜泊非是他处夜泊,亦非是枫江上来来往往正在夜行的船上夜半听见寒山寺打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既已是枫桥夜泊,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亦都是枫桥夜泊,非是他处夜泊,否则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不独姑苏城外为然。我想唐人做诗未必是做题目,依拙解此诗没有题目似亦可解其事。如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传到愁眠的耳朵里,则非光写下夜泊的题目不能决定其为夜泊。我个人只是喜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好,其实就是句子写得好,将平常的事情写成一种诗韵的和谐似的,最见中国诗的长处。若夫什么地方的钟声传到愁人的耳鼓,诗情固然更重,诗趣反而减少,——张继如果真是那样说,他或者还不把姑苏城外寒山寺一齐搬出来,一齐搬出来显得头大尾小,其因缘岂不只在于说那个庙里的钟声么?正惟是写一个泊船的地方,故将这个地方半夜里船到的情景写得很好。我这话说得很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妄议别人的诗文,又只能说是个人的意见而已。      

 

(《摘自《废名文集》;原题为《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6 23: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理解的是“钟声响起的时候客船到岸”诶,而且就是张继自己的船到了。

想了想,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夜泊”的“泊”,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动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如果一定要按时间顺序来,也可以是诗人远远望见枫桥开始的心理感受。其实可以打破时间顺序,先写出了见闻心情,再记叙地点事件。

背得滚瓜烂熟的,今天才刚知道还可以理解成“钟声传到船上”。。。可见思维定势多顽固。。。不过还是更喜欢“客船到岸”,动起来更有画面感,而且漂泊的感觉也更明晰。

[ 本帖最后由 寒凝 于 2012-2-26 23: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诗,我打小的感觉一直是夜半钟声传到了停泊在那里的船上。 另外,赞小即、寒凝的新头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2-2-26 22:42 发表 原来废名早就为此作过辩解,只是说得有点绕~~~  

 

本来简单的诗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他一说,复杂了

 

感觉这次恢复后,很多帖子的字间距很密,看得眼晕,是论坛的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我愚见,月落乌啼,清霜渔火,已是夜阑极清寂之境。此时遥有山寺钟声,穿林而来,客舟人闻此,天水茫茫,唯有此铿然清响,仿佛旧友乘兴而来,慰藉愁思,能无惜惜知音之感?我读“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有钟声如友之感,白话来说“钟声传到了船上”或相近,但深味皆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9: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为何,张继《枫桥夜泊》常令我想到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为情景相近,不过孟诗写日暮之时罢了。且给我印象,仿佛船都是黄昏便泊岸了的。所以,“夜半钟声起而客船到岸”,这样理解在我倒是颇难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2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是“客船到岸了”,不是張繼的船。 前幾句都是比較靜態的描寫,最後“到客船”隱約可見/可想像到小船靜靜劃破水面而來,再配上遙遠的鐘聲,整個畫面轉而靈動。而且照這個理解,“到客船”便是倒裝,讀來也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5:53 , Processed in 0.0559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