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8|回复: 19

[历 史] [转帖]李承鹏:北京一场大雨冲刷出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3 0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突降61年不遇特大暴雨时,我正在千里之外写一篇中央部委去年花60亿购买运行公车的文章。很遗憾,帝都如泽,却只见北京的私家车上街打救被困者,不见那60亿上演英雄事迹。

 

  就在新一轮打击微博造谣时,微博却开始救人,信息准确、有条不紊、专业分工。人们自发约定凡救助车打起双闪,整座城市闪耀的灯,是一颗颗跳动的心。这时候“素质论”是一种很扯的论,从汶川、玉树、动车直至昨天的61年不遇,对比前几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事件的骚乱,中国民众的素质并不低。可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总在灾难来临时才显示高素质?平时挤个公交都要恶语相向,排队买张春运的车票都要大打出手,这时却依稀有泰坦尼克沉没前的绅士风范。我的哥们去广渠门桥参加救援时,车一到,人们不约而同地喊“让女人和小孩先上车”。

 

  中国民众平时的素质是被某种力量压制低的。当一个国家只热衷购买公车而不是打造公交车,当铁道部只管大干快上而不做好公共服务,出于自保也必须素质低。可人性就在那里,人性就像夜明珠,平时平淡无奇像块石头,关键时刻却会显示光辉。大家都知道了——那个趴在水里疏通下水道的大爷,那些站在揭了井盖的排水沟前的环卫工人,那些拎着矿泉水和面包冲进雨夜寻找被困者的哥们,那些平时接个串线电话都要疑神疑鬼,此时却大胆在微博公开自己门牌号和手机号码提供吃住以及热水澡的市民……我并不想用“我们都是中国人”这种煽情观点,我更想说,这是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在成长。就是,你参与社会自治和管理,会有强烈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就是文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都是公民。我欣赏赵楚先生写的北京新市民精神,而我认为暴雨前后并不是两个北京,它一直是一个北京,只是因为有种力量人为制造人群的割裂。大约两年前,北京对外地人限购时爆发过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一场口水大战,北京人说“外地人滚出首都去”,外地人说“北京人有什么了不起,真正的北京人在周口店”。渐渐地,大家明白在这个国家,没有钱,人人都是外地人。当现代文明透进窗棂,当整个城市变成一片海,外地人/本地人就是个很伪的概念。昨晚,我的哥们杨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开着他的悍马通宵帮人回家;昨晚,五岳散人提供场地接济被困者;昨晚,很多的本地人发微博呼吁关注那些住在地下室的北漂和外地来的上访者;昨天,一个叫李方洪的派出所所长为转移群众因公殉职……曾经的人群割裂,开始复合得那么合情合理,因为这是人性。


  可是割裂仍在,就在普通市民打开自家的房门,私家车主冒着发动机被淹的危险一个个搭救路人……政府管办的公交车却按时下班,高速收费站仍按部就班向救助的车辆收费,平时见个小贩就追得狼奔豕突的城管不见踪影。政府完全没意识到这时正是做秀的好时机,哪怕给被困者就近在快捷连锁店开个钟点房。他们想不到,就像当初想不到给这座城上粉补妆安戴美瞳之余,还得修好下水道。他们只知道开足正面宣传的水笼头,不知道民意是最重要的下水道……这几乎是个图腾,只有上善若水,没有从善如流,不是城市不足,而是成事不足,一根下水道就割裂了我和你。

 

  2008北京奥运刘欢唱的《我和你》,确实同一个世界,却不是同一个梦想。干部只会出国考察,不见上街视察,坐拥60亿的新车,却不见开出来搭救路人。最新听到的笑话,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说从前天就开始组织十万大军进行预案防治了。十万大军防治,竟有十个逝去的生命,这表明我们按宏大叙事模式修建的城市有多脆弱。

 

  和以前一样,此事必沿着大爱无疆、歌功颂德、灾难让我们更有凝聚力的路子发展下去。如果我没猜错,又会出现“一场大雨冲刷出人间真情”这样的标题。我反感这样的标题,不是一场大雨冲刷出真情,而是一场大雨冲刷出真相,真相是:一个连下水道都修不好的城市,永远进入不了上行道,当整个国家都修不好下水道,就该知道民意为什么天天在内涝。

 

  好吧,就写到这里,现在去机场,飞南方。我不发一言,不置一文,只点一支纪念的烛。


 

发表于 2012-7-23 1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借問一句,大家沒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5: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版有个尽职尽责的好版主!这场大雨确实应该在水云间留下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6: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7-23 12:04 发表 先借問一句,大家沒事吧?

 

 谢谢灵儿关心,我们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6: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白水 的帖子

这篇文章写得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文章时觉得有理,后来一想觉得有问题。话说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遭受橙色预警暴雨,如果没有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支撑,我想死亡人数可能不止十人(今日证明是37人,或许还有更多,但毕竟比例还比较小)。何况,其中谈到的派出所长、环卫工人应该都是政府背景吧。他们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政府吗?政府有问题可以批评,但不能把什么都连在一起。可以批评政府下水道修的不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跟公车问题有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2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网上这篇文章被删了,所幸在这里有读到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23: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2-7-23 19:57 发表 刚看文章时觉得有理,后来一想觉得有问题。话说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遭受橙色预警暴雨,如果没有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支撑,我想死亡人数可能不止十人(今日证明是37人,或许还有更多,但毕竟比例还比较小)。何况,其中谈到的派出所长、环卫工人应该都是政府背景吧。他们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政府吗?政府有问题可以批评,但不能把什么都连在一起。可以批评政府下水道修的不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跟公车问题有关系吗?

貌似用这样的方式理解有些不妥。想象没有政府的情况下局面会更糟糕并不能赦免有政府存在的情况下,政府种种糟糕的处理和不作为;事实上,对政府吹毛求疵,乃至鸡蛋里挑骨头,恰恰是公民社会逐步成熟的标志之一,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对政府就必须“狠”一点,把政府当作仆人、乃至奴隶也并不过分。你希望食堂的饭菜能有所改善,你当然得对其提出批评,提出要求,如果你总是抱着“若是没有食堂,我们就会饿肚子”的想法去“宽容”食堂,那么恐怕饭菜会越来越糟。尤其对政府,绝大多数情况下,绝不可有任何的姑息和仁慈,你不骑在它头上,它就一定会骑在你头上,说实话,国人已经被它骑了几千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3: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2-7-23 19:57 发表 何况,其中谈到的派出所长、环卫工人应该都是政府背景吧。他们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政府吗?政府有问题可以批评,但不能把什么都连在一起。可以批评政府下水道修的不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跟公车问题有关系吗?

 

在人人网上看到一篇东西,也是拿派出所长和环卫工说事儿,来替政府辩护,但,这种辩护逻辑,好像有点问题。因为所谓体制内值得敬重的人是永远存在的,如果这可以成为替政府辩护的理由,那么任何一个政府都可如此卸责。即使不像剩翼兄那样打比方,就说历史和现实,哪朝哪代即使在末世体制内没有仁人志士呢?晚清没有吗?不是有关天培、葛云飞、邓世昌这些为国捐躯的志士?因此就不该批评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为有不忍拘捕秋瑾、最后因内疚而自尽的绍兴地方官这样的仁人君子,清庭就不该被推翻?同样,民国没有仁人志士吗?抗战一线的国民党士兵没有英勇捐躯的表现吗?因此国民政府在抗战时的表现就不该被批评,最终不该被推翻?德国纳粹里不是也有拉贝这种为救护中国民众挺身而出并仗义执言的正人君子么?那么拉贝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纳粹政府呢?这还真不好说。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谈论政府这个概念、评价政府时,评论的对象和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先要理清楚。至于修下水道跟公车问题有没有关系,也要看怎么说,要坚持说没关系,也许也能找到理由,要说有关系,理由也不难找: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且总量就那么多,这处花多了,另一处自然也就少了,结果该花的地方没花好,不该花的地方又很花了一笔,这时当然会有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来质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16: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2-7-23 23:27 发表
貌似用这样的方式理解有些不妥。
 
想象没有政府的情况下局面会更糟糕并不能赦免有政府存在的情况下,政府种种糟糕的处理和不作为;
--------这点我同意。
 
事实上,对政府吹毛求疵,乃至鸡蛋里挑骨头,恰恰是公民社会逐步成熟的标志之一,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对政府就必须“狠”一点,把政府当作仆人、乃至奴隶也并不过分。你希望食堂的饭菜能有所改善,你当然得对其提出批评,提出要求,如果你总是抱着“若是没有食堂,我们就会饿肚子”的想法去“宽容”食堂,那么恐怕饭菜会越来越糟。
 
-------有限度地同意。原因在于,如果政府怎么做得到的都是批评,那它可能就什么都不做了。食堂也一样。
 
 
尤其对政府,绝大多数情况下,绝不可有任何的姑息和仁慈,你不骑在它头上,它就一定会骑在你头上,说实话,国人已经被它骑了几千年了。
 
------这个骑了几千年的问题我觉得不是靠几个人的骂甚至大家的骂就能解决。但现在姑且算是一种办法吧。
题外话,骑在政府头上的普通民众应该很少,各种利益集团倒是有可能。只怕骂的人会成为新的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被骂者。

剩翼的观点我基本同意,但我的观点侧重在,政府不是一个概念,是由无数公务员组成的,我们不能打击一片。以此次问题来说,政府提前组织预案,被认为是个笑话,那它不组织提前预案呢,照样挨骂。那么在政府中主张有所为的人就会受到打击,慢慢地变成无所为了。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另外,李不必把60亿公车款撤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7:39 , Processed in 0.0728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