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5|回复: 6

[文 学] 冯骥才:時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2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时特有的气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飞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奔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勾勒出周围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么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个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满空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从另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地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了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存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唯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 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改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发表于 2012-12-10 2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说得真好;有一道给留学生的改错题“我爸爸老了,经常回忆过去的好时间”,我说应该改成“时光”,原因解释得比较罗嗦,现在可以引用冯先生这句话来解释了。

冯骥才近十年来最近一直关注和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写了多篇相关文章,比如保护古村落、母亲河等。行香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做这方面的选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0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在心间。

       晚上给女儿的写话本签字,看见她的作业——续写《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更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妈妈的qun子颤动的时候,我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更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妈妈给我系的红领巾扬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好感动。

[ 本帖最后由 峰回路转 于 2012-12-12 00:4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00: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里还有一条舍不得删的短信,和爱情无关。 “说好了,咱们永远不离不弃,不见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峰回路转 的帖子

续写得很好,读后想起顾城的《弧线》;晓峰应该教孩子写“裙”字,她一定会学得很快,因为这个字字形很美,笔画不多,又不抽象——想想妈妈的那么多条美丽的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7: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配的表情超可爱啊。想起曾经流行过的一张电子贺卡“笑掉你的大板牙”哈—哈—哈—。那个配乐也太好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峰回路转 于 2012-12-12 00:48 发表      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在心间。

晚上给女儿的写话本签字,看见她的作业——续写《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更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妈妈的qun子颤动的时候,我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更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妈妈给我系的红领巾扬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好感动。

 

天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1:21 , Processed in 0.0799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