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前提是你知道什么是对的。
我认为这很难。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十年前,我应该还是个像小溪一样的人(这并不是说我现在就是大海),我喜欢的东西很简单,判断事物很轻易,日子也很轻捷快意。那时候除了七八个同事,其他的人都比我年长。而实际年龄比我小的那一个,早就走南闯北、阅人无数,她的犀利一旦碰上就使我无法招架,她却只是淡淡地看着我的窘态。
今天想起来,这帮人其实是我生命中的财富,另类又有着统一的个性。他们的行为标准并不高雅,世故甚至低俗,彼此心照不宣。只有一个人和大家不一样。这个人只比我大三岁,当时我弄不清楚他,一年之后我发现这个人比我超出一大截,到了今天就更加望尘莫及了。
我只记得他十年前的样子,身材清瘦,白衬衫配西装马甲,在大厅里路过,有时看一眼大家打乒乓球、下午跳健美操,眼神清清淡淡。我当时觉出他对周围的男男女女都不感兴趣,至少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已经丝毫瞧不上。我那时很想知道他看重什么,那个他所看重的一定是很不一般的。我们算是朋友,但我还没有随意到可以问他这样的问题。
一定是我有了这样的潜意识,有一次我专门点了他起来回答问题,这件事他在几年之后还提出来,不得其解。其实这个人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我长年累月看他的文章,想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事实上他想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很隔膜。我无法认同更别提做到。从前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我知道他生过一场大病,病好之后他有了一些完全不同的想法。我就想如果我生一场大病就好了,从此我就变了,可以一下想明白很多事。但对于一个没有悟性的人来说,多少磨难可能都是没有用的。
我们很少对话,因为尽管只隔三岁却从不在一个层次上。我隔几个月就看一下他的博客,最打动我的是那些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祖孙之间的家庭生活照。他果真是一个幸福、安详的人。作为男人,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饭菜和家务都做得很好;作为儿子,他给父母洗脚,每逢过年和妻子一起给老人跪拜;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脸上的平和与幸福,在老人中是难得一见的。今晚又看到他写他儿子的一篇文章,这个人是彻彻底底地赢了。他确实深信他这些年宣扬的那些生命哲学,他的儿子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很多人和他一样获奖、和他一样出书、四处演讲,但他们的父母肯定没有他的父母幸福(这是一定的,像他那样去爱、去体贴父母的儿女,我只见过这一个);那些名人、小名人的子女,也不会有人像他儿子这样有着博大的善良、聪慧和深厚的教养。
[ 本帖最后由 峰回路转 于 2012-12-17 02:4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