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为谁拢一袖芬芳,红叶的信笺情意绵长”
爸爸,她们说,我的名字里带着芬,若不是我出生时窗前放着一盆花,必是你希望女儿像花儿一样芬芳吧? 我从未问过父亲煽情的问题,比如,你最疼的人是我吗?我知道,他答不出口,若答,定是我。
妈妈,他们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你我皆好强,岂有相容之理,真是这样吗? 我从未能满足母亲的要求,那些赤裸裸的条件,功名利禄,争强好斗。母亲说,她的字典里,只有第一,其余都是废物。
我默念着“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眼前闪过几个最熟悉的名字,到父亲前,送上水仙,捧上清茶,深鞠一躬;到母亲前,挑一串珍珠,呈一套霞帔,淡淡一笑。如果明日醒来,我将把一切都忘记,那么喝下汤药前,我又该把自己和你们的哪些往事轻轻想起呢。。。
我出生在一个山城,名字很美,永春。记忆开始得不算早,三四岁有些许印象,那时,我已被带入县城。爸爸在机关上班,妈妈在县里最好的小学教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界组合,公务员加教师的组合。爸爸自小无父母,妈妈是家里的长女,外公外婆只疼舅舅,所以,我从小没有隔代亲。 父母皆忙,两岁时曾替我请了个老保姆,但很快,她的疏忽严重烫伤我的脚丫,从此,我被单独关在家里,与童话书为伴,每日等待爸爸下班归来。我是真的喜欢读书的,期待每天听爸爸讲故事的时光,一笔一划地写字,数数,唱歌。五岁时,我已能复述很多故事,唱很多儿歌。我和家里说,我想学琴,妈妈很高兴,带我去了少年宫报个电子琴班。我只在那里待了半年,却由于天生对音乐的敏感进行了第一次自我启蒙。长大后,但凡我听过的歌,都可以立刻写出旋律简谱,这是我解释不了的功能。为此,我感激父母早教的栽培。 小学前,我的家教很先前,很多人叫爸妈让我提前上学,妈妈不肯,担心我太小,高年级后会承受不来。我没有上学的概念,也不爱和小朋友玩,只希望每天继续听他们讲故事,和我述说世界真奇妙。逢年过节,爸爸会带我去看花灯,讲灯谜,平常周末,我则最常去新华书店,小叶叔叔常送我浙江年画和江苏年画最新版,我看到了电影版林黛玉的扮演者陶慧敏,穿着粉红连衣裙,安静地坐在地上,一阵清新的风迎面扑来。我开始想象周末阳光的清晨,穿一身格子裙,带上小草帽,提个竹篮子来到郊外。妈妈弹手风琴,我边歌边舞,篮子里的面包一一分给大家,苏格兰风笛远远唱和。 那时的我温顺如水,虽然已经见到悟空,却只是默默欢喜。妈妈在我五岁后开始严厉起来,不仅训练写字,还对我偶尔表露的孩子气予以惩戒。忘了那个清晨发生什么事,我大概哭闹起来,正在织衣服的妈妈极不耐烦,顺手拿起手中的织针对着我的脸砸过来。。。等我再次哭起,鼻孔下已是一个窟窿,血流进嘴里,妈妈也慌了。那天我没上幼儿园,心中暗喜,皮肉之苦也不觉委屈。只是,我不太明白,是我太调皮吗,妈妈怎么忍心砸过来呢?
小学伴随着搬家,爸爸发到了一套机关套房,我们要住进一个人人羡慕的干部之家了。我进入妈妈所在的小学,成绩理所当然地好,没考双百是要自责的。老师们很喜欢我,不论是出于我的懂事,还是出于对我父母的尊重。我总在官家子弟班,坦白说,每当现在看到“官二代”的字样时,我都微微一笑。平心而论,这群人中真有很多很优秀的人才,特别是女孩。直到今日,永春的同龄人中,我只敬服两人,小学就认识,都是知书达理之后,曾并肩为永春一中奋斗过的女孩,曾有过共同的使命,中考为永春一中拿到全县第一名。而后,高中三年,我们都淡出江湖,我和其中一位由于太喜欢黛玉惺惺相惜,虽然交谈很少,但总很珍惜。直至今日,我都没再遇见另一位气质如兰的同龄人,也没打听过她的下落。她是那年中考的第一名,清风瘦骨,弱柳扶风,不食烟火。 爸爸认为对我的启蒙已完成,二年级后不再过问学习琐事。妈妈不喜欢我在她的控制范围外,适度加压。我的成绩丝毫瞒不过妈妈,大小考试她一问便知。三年级暑假期末,语文意外得了个96。那是个难熬的夏日,我两个月不得出家门一步,一周内完成假期作业,其余时间便是从a、o、e字母读音和书写复习起,书和题永远不会少,因为她要我背汉语字典。唯一的娱乐是在阳台上放两张凳子,架一条皮筋,自娱自乐,每天看一小时电视,需要上街的全由爸妈代劳。我不知道那时难受过没,背字典倒是我自愿的事,而那两个月集训也确实有效,印象中一直到五年级考初中,我的语文都没差过。只是,这一场孤独,加剧了我的冷漠,我的忍耐开始进一步地强于他人,我的童年,越发简易残缺。 三年级后,爸爸单位加班频繁,不怎么陪自己的小公主了。我的学习排得也算满,除却上课和班级活动,周末基本在奥校班度过。课内习题早不能满足我的需求,爸妈的知识量也跟不上我的思路,他们逐渐淡出我的认知圈,只负责生活起居了。爸爸说,你好好读,尽力就是了,考不好得打手心。我说,你才舍不得呢,哼!妈妈说,别考得太丢人,奥校班就靠智力了,读不好是智力不如人。我无话可说,不如人也是你生的,反正对考上一中又没影响。 奥数班读得算愉快,当时真喜欢数学啊,思路活跃得天马行空。如果不是考初中前爸爸为了保险让我回老家应试,老师得知的第二天就对我不闻不问,整个小学多么无憾。而在我两天内明白老师的冷漠仅仅因为我不能为她增多一个上线名额后,我转瞬长大,童年画上句号。
[ 本帖最后由 灵儿 于 2013-3-17 00:4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