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38|回复: 10

[文 学] 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西方爱情是强烈开放的花朵,东方爱情是两朵花之间微妙的芳香。 
  
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是你干什么都可以不坐牢;自由是你清楚无疑你要干什么,不装蒜,不矫揉造作,无论什么功利结果,会不会坐牢或者送死,都不在话下了。对于惶惑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及的。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 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贾宝玉是真性情,鲁智深也是真性情;鲁智深一句唱词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宝玉眼泪就下来了,顿时就有了感觉。可是你让贾宝玉抡个棍子去打,那无疑是找死。他们爱好不同,性情很不一样,但是呢,都是真性情,它就通了。 
  
从叶到花,或从花到叶,于科研是一个过程,而于生命自身则永远只在此刻。花和叶都是一种记忆方式。果子同时也是叶子。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我的笑话不过是把大观园搬到了山里,忘了林黛玉的药锄是葬花用的。 
  
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 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 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城哲思录》中的一段,又在豆瓣上看到,转了来。 
“贾宝玉是真性情,鲁智深也是真性情;鲁智深一句唱词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宝玉眼泪就下来了,顿时就有了感觉。”
“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 
 
“是自己并且干净”,“真性情”,“理想”世界……单纯美好的文字,单纯美好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2013-6-18 11:28 发表
“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
“是自己并且干净”,“真性情”,“理想”世界……单纯美好的文字,单纯美好的状态。
 
其实大观园里 不只有天光云影、碧桃红药的诗意,也有种种利害争夺和盘算,甚至,那种诗意生活本身,套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也是建立在剥削经济的基础上的。只看到理想世界,桃花源,看不到另一面,结果就是梦断、魂断激流岛。
 
那是不是说人就该注定向世俗缴械投降放弃理想呢?也不见得,明白世界是什么样子,也许倒能更好地坚持一些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22: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我以前发表过这样的观点:顾城和张爱玲都是《红楼梦》爱好者,但他们却各取所需:他看到了大观园里的青春与纯美,而她看到了大观园里的精明与算计。对于超出他们世界观的部分,他们统统忽略了,正如以前戴锦华老师的讲座里提到的一句名言:人们只能看见他们熟悉的那只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小即老师的课上。顿时像看见天边的闪电,那样一种赞叹。“命运是大地”,这意象说不出的好。

 

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有时郁结于过程和结果,看到这里,可以释然。每个此刻都是夸父逐日的孤勇。也许不闪耀,但一定是荣耀。

 

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 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这是最羡慕的境界,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十六岁的时候,是可以的。现在不行。现在裹挟在万物底下的暗涌里,这也很好。并且终会过去。留下的是丰厚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0: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6-18 11:51 发表   
那是不是说人就该注定向世俗缴械投降放弃理想呢?也不见得,明白世界是什么样子,也许倒能更好地坚持一些东西。
世俗真难,但坚持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3-6-18 22:33 发表 记得我以前发表过这样的观点:顾城和张爱玲都是《红楼梦》爱好者,但他们却各取所需:他看到了大观园里的青春与纯美,而她看到了大观园里的精明与算计。对于超出他们世界观的部分,他们统统忽略了,正如以前戴锦华老 ...

那天和老师说到王蒙的话,我后来想想,好像可以归为两点,一是自身的丰厚程度,二是技艺的高妙程度。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世界观,但我觉得,去了解事物相反的存在,努力变得丰厚起来,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不过,能明了大观园里精明与算计的还是顾城吗,能懂得大观园里青春与纯美的还是张爱玲吗?真说不清楚啊。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6-19 00: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白水 的帖子

单纯地、孩子般地追求理想,看不到另一面,诗人的世界,顾城的世界。 
明白世界是什么样子,还能做到坚持好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行香子 的帖子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初看到这句时,想到余华的那句“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
命运是大地,生活在时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4: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6-19 00:30 发表 那天和老师说到王蒙的话,我后来想想,好像可以归为两点,一是自身的丰厚程度,二是技艺的高妙程度。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世界观,但我觉得,去了解事物相反的存在,努力变得丰厚起来,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不过,能明 ...

 

这两个人都是那种孩子气的天才,也还有别种类型的大人物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5:17 , Processed in 0.0776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