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18 21:57 发表 但若说到文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却不敢苟同。文学史需要诗意不错,但诗意的欠缺很难讲是因为这些年来的“质胜文”。纵观近三十年文学史的发展,不太好讲中国文学的“史性”达到了多么登峰造极的地步。固然,学界也许存在着自觉的“史性”追求,并且由于对史学观点的刻意强调,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诗意追求的脚步。但问题并不能因此归结到前者身上,前者不是原因,跟后者的凄凉一样,都是文学史不够繁荣的直接表现。
“文中的觀點”是指原書中還是評論者的?無論哪個,好像也並沒有明確定性說“史學興起”是“文學衰落”的“原因”吧? 確實兩者都是目前”文學史“可能存在問題的表現,原書著者關注的也正是兩者背後”文學史“學科化進程帶來的得失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