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51|回复: 35

[原创文字] (贴图)雨中黄叶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4 2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沪上风和日丽,还可坐在江边欣赏浪奔浪涌。不料今天风云突变,温度骤然冷下来。冬雨也连绵而下,或大或小,或急或缓,让人不得不穿上毛衣,也想起秋雨好久未至,而冬天真的来了。

周末的路上行人很多,踩在静安区的小马路,不禁想起白水师推荐的《游子吟之江南冬日》。作者生花的笔下,衡山路的夜景美的哀而不伤,美的让新来上海的人记忆难忘。但终究,对那淡然恣肆的描述,大多还是附着在纸面上去想象。“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一句好似神来之笔的引用,依稀传达的是景色斑驳、乐理十足的无限通感。只是,从不曾觉得这份美丽的平常,会有多么难以想象和体会。直到这一次,从南边的衡山路,换到北边的西康路,亲身在这雨中走过,才厚实地体会到那曾以为熟悉的感觉。

IMG_0853.JPG

在栽满法国梧桐的不宽的马路上,昏黄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街边的霓虹混合着汽车的前灯尾灯,被雨水搅拌得摇曳、变晃。没有什么光芒是固定的,眼前很难聚焦出纯粹的光的颜色。风声间或而至,吹到广告牌上咣咣作响,时不时绕过街角,也会有凄厉的嚎啸。高矮不齐的电线杆,倒都越发显得笔直挺拔。有的电线杆是水泥做的,灰湿的表面流下道道雨线,它们的心事似乎被这雨天勾起,点点滴滴的雨珠前赴后继,连缀出它们情感的如泣如诉。有的电线杆是铁皮制成,大多擎着路灯,上面涂着蓝色或白色的漆,经雨水一冲煞是干净。每当有汽车驶过,路面上的积水都会向两边卷起,跟电线杆一道,在灯光一闪的瞬间里,捕捉并反射稍纵即逝的雨景。

最惹眼的自然非黄叶莫属。它们在地上随意堆积,有的地方厚一点,有的地方薄一些。这些黄叶,叶脉依然清晰,大都有五角或者七角的叶尖,像张开的大手,有的还攥着雨珠。它们的命运并不清晰,汽车开过,行人走过,狂风吹过,都会被肆意地卷起,然后落下。平静之后,很可能已物是叶非,地点和同伴都已不再从前。在这不羁难安的纷繁复杂里,有的黄叶被踩得渐渐不成样子,叶尖销蚀,叶掌残破,只剩干枯的叶梗和主叶脉,在风雨中孤独地一颤一抖。而我似乎也不忍心再从上面走过,这直抵泥水的哪怕只是轻轻一脚,踩回的也绝不同于晴天里听来的簌簌回响,而只会让泥水从叶片中间猛然挤出,从鞋边慢慢渗透流淌。那感觉绵软、倦怠,好像它们受不了重压,浑浊的泥水就是它们无声的眼泪。还有些叶子,摇摇欲坠,似乎在与树做最后的温存,然后,悄无声息地落下,茫然地加入地上枯叶的大军。或者,在风的追求中一跃而起,于最后的坠落前,用尽浑身气力,划出它们最能惊世的美丽弧线。当然,也还有些叶子,青黄相接,却丝毫没有坠落的模样,仍然在风雨中笑颦自如。纵然到底也难逃零落成泥的宿命,但此时此刻,却尽显“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豪情


IMG_0848.JPG

雨中的黄叶,历经坎坷,却也更显美丽,深沉。就像它们曾经血脉相连的大树,本名英桐,因为在上海法租界率先引种,而得名法国梧桐。衡山路,曾属于上海法租界。西康路,曾属于上海公共租界。

[ 本帖最后由 木耳 于 2013-11-29 00: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文采 +42 收起 理由
白水 + 10 很好
灵儿 + 16
木兰晓芙 + 16 文笔细腻优美,蕴含沧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24 23: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迟,突然看到一篇新文,清新地笑了。今天傍晚五点,珠海一阵白花花的急雨,气温陡然下降许多。雨天心情总会好,就是那湿了的裤角,让回家的路多了层实实在在的期盼。路上落叶纷纷,落红也纷纷。明早,广场上定是狼藉一片。和你一样,步履再匆忙,我也绕过花叶的落瓣,生怕惊动生命最后的不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4 23: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高中时看过的一篇很美很美的散文,开头是“灯下看美人,比白日更美三分",那篇太漂亮,我找找,看能不能翻出来。 [ 本帖最后由 灵儿 于 2013-11-25 00: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4 文采 +5 收起 理由
罗勒 + 5 就为灵儿姐引的这一句,也足以期待全篇:)
木兰晓芙 + 4 一扫”灯下白头人“的感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2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1-24 23:53 发表  步履再匆忙,我也绕过花叶的落瓣,生怕惊动生命最后的不安。 ...

呵呵,说得好。雨天从来不乏诗意,纵然气温降低,那实实在在的温暖却滴在心里。这时候,总会更加爱起眼前的景,想起身边的人。包括,来逛水云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24 23:59 发表 呵呵,说得好。雨天从来不乏诗意,纵然气温降低,那实实在在的温暖却滴在心里。这时候,总会更加爱起眼前的景,想起身边的人。包括,来逛水云间:)
大概这是最温柔的一个角落,最诗意,也最恣意。回忆会因这里而美,实实在在地惬意:)一周又开始了,早,也该,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9: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24 23:26 发表 昨天沪上风和日丽,还可坐在江边欣赏浪奔浪涌。不料今天风云突变,温度骤然冷下来。冬雨也连绵而下,或大或小,或急或缓,让人不得不穿上毛衣,也想起秋雨好久未至,而冬天真的来了。周末的路上行人很多,踩在静安区 ...


冬雨或大或小,你的字体也呼应了这一点呀。
电子稿出现以后的新型修辞!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 看了编辑页面,字体大小一致。发表出来不知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阳柳 于 2013-11-25 09:28 发表 冬雨或大或小,你的字体也呼应了这一点呀。电子稿出现以后的新型修辞!
      昨晚我用Ipad看沒發現這麼忽大忽小,今天打開臺式機就明顯了。
      圖片也是忽清晰忽模糊呀,開創了蘋果手機的雨天新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湊個熱鬧,俺兩年前寫了篇《瀟湘雨》,是《彼岸花開》的完整版。裡面有兩段練筆的雨景圖:
     “那時家鄉四季還較分明,我最愛夏天,許是看了太多雨荷,成日幻想。可二十年前永春的夏是美啊,早上陽光燦爛,曬得人煩躁不已,一過午飯時分,天邊烏雲便陸續出來散步消遣,直把那太陽遮羞了,還得替云鑲金邊。幾聲悶雷剛一敲響,居家的老人婦女們便忙著收拾露天暴曬的衣物糧食,農村庭院裡閒步的雞狗們也開始躁動不安。雲層滾滾而來,天空宣紙染墨般降服于另一種極端的色彩。雨,就要登台了!小孩們顧不得哭,被女人們催吵著幫忙搶收,偶有不聽話的,只能蹲坐屋裡看周圍人忙碌。終於,雨水伴著汗水,來了!”

    “暴雨是不惱人的。一顆顆打到人痛的雨珠,除非沖毀心愛的花草,否則,若非守著家長淋雨會感冒的訓言,我們是機願意歡迎它,擁抱它的。有那麼幾次,我也冒險穿上彩色膠鞋,撐把小傘,跑到晴天乾燥時有坑洼的草地邊上,看那雨水填充坑洼,映出花花草草我的臉。泥土不愛這從天而降的水嗎,它填補了他的缺陷呀!我伸手接重重的水滴,任它鞭打一會,然後醒過神,回家,擦乾淋濕的手腳,等待爸媽下班。

    現在看著,狀物部份還是很少,心理描寫更多。當時主要是看了《荊棘鳥》,被作者寫景的功力震住,想著試試手,但還是沒啥突破。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4 文采 +2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4 雨荷!
木耳 + 2 评分可以不加评语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阳柳 于 2013-11-25 09:28 发表 冬雨或大或小,你的字体也呼应了这一点呀。电子稿出现以后的新型修辞!

 

木兰师说得对。还有格式,经常出现第一行行距跟下面的不一样,也不好调整。至于你说的这个新修辞,有创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 收起 理由
欧阳柳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2: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1-25 09:55 发表       昨晚我用Ipad看沒發現這麼忽大忽小,今天打開臺式機就明顯了。      圖片也是忽清晰忽模糊呀,開創了蘋果手機的雨天新模式。

 

上面那张照片没开闪光灯,下面开了闪光灯,反而忽明忽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5:18 , Processed in 0.0848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