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00|回复: 22

[推荐书目] 《西游记》: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08: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导师陈洪先生的公开课。录这段公开课时陈师已年过六旬,精力犹旺,令人欣羡。对《西游记》感兴趣的,不妨看一下。


也可以先看第二讲:"孙悟空与猪八戒:不朽的艺术形象",这个要短一些,也更有趣一些,另外,也不妨留意学术中人说话立论时应有的那种分寸感。

发表于 2013-12-6 1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斋主推荐过网易公开课,里面也有陈先生的课,讲的是《水浒》,我看了一部分,山东大汉,言论精彩,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深震惊!
还以为白水师老了。
祖师爷长得也太像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3: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讲《西游记》的两集,讲得真好,不疾不徐,深入浅出。还有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课时的起立、坐下,现在大学里基本没有了吧?可是这种仪式感对一个课堂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3: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6 19:13 发表 深深震惊!还以为白水师老了。祖师爷长得也太像弟子。。。

这个,我只能说你的眼光太独特了。 外形、气质真的像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3: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木兰晓芙 的帖子

我推荐我也没看过,这两天才看了两集陈洪老师的,还看了戴锦华老师的电影鉴赏,有个感受:戴老师老了,不过风采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5: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12-7 13:11 发表 我看了讲《西游记》的两集,讲得真好,不疾不徐,深入浅出。还有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课时的起立、坐下,现在大学里基本没有了吧?可是这种仪式感对一个课堂是很重要的。

 

《三国》《水浒》部分我也看了,跟当年跟我们上课时比,其实稍稍逊色,原因,我想可能是受节目录制计划的限制,即每部名著讲两次,无法充分展开。《西游》部分,我在《惘然记》里说过,大学时因旷课,没听到陈师讲《西游》,现在听了,算是稍补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5: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12-7 13:12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6 19:13 发表 深深震惊!还以为白水师老了。祖师爷长得也太像弟子。。。

这个,我只能说你的眼光太独特了。 外形、气质真的像么?

 

 

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短短35分钟的时间,却有好几处“专利看法”,陈先生的课很引人入胜啊!关注《西游》和道教关系的朋友不应该错过。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词“妙手偶得”和“有限价值”。最后将孙悟空形象来源的时候,陈先生列出了“本土说”和“外来说”,又列出了他自己看到的几处诗文,关于猴子训马即“弼马温”来源的,其中连“悟”、“空”二字都出现了,并认为前两种观点都有些太实了。这是不是陈先生在婉转提出自己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12-7 15:57 发表
短短35分钟的时间,却有好几处“专利看法”,陈先生的课很引人入胜啊!关注《西游》和道教关系的朋友不应该错过。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词“妙手偶得”和“有限价值”。最后将孙悟空形象来源的时候,陈先生列出了“本土说”和“外来说”,又列出了他自己看到的几处诗文,关于猴子训马即“弼马温”来源的,其中连“悟”、“空”二字都出现了,并认为前两种观点都有些太实了。这是不是陈先生在婉转提出自己的观点?

 

陈师的研究领域本就包括古典小说,说是有“专利看法”的地方,都有发表的相关论文为支撑。关于弼马温那个,陈师当然是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与前两者构成否定关系,而是补充了一条线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7:28 , Processed in 0.0529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