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16 08:29 发表 转这个的用意是?
主要觉得这个翻译眼前一亮,以前读原文时没有特别感觉,仿佛有些“隔”的意思。但是转换成今译以后,想想该诗当年可能也就是这种意思,怪不得《诗经》要收录它。
如果每首诗经都是这样的翻译的话,我很乐意买一本这样的译本:)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4-1-16 11:55 发表 主要觉得这个翻译眼前一亮,以前读原文时没有特别感觉,仿佛有些“隔”的意思。但是转换成今译以后,想想该诗当年可能也就是这种意思,怪不得《诗经》要收录它。 如果每首诗经都是这样的翻译的话 ...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16 12:14 发表 这个就得说是个人感受不同了。我是大一读电子系时开始读的《诗经》,那时就将这首《狡童》抄到了本子上,那时就很有感觉,没有觉得“隔”。倒是这里现在转的这个今译,让我觉得隔。读原诗,我联想到的是民歌时代男女 ...
囧。。。
明明是文艺小清新之间的调情嘛,怎么到您老人家这里,成了键盘时代一撮黄发的新新人类了。。。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16 21:48 发表 我赞成白水君的意见。原因很明显,我也是个老人家了,对“饭饭”、“友友”可以理解,但总是不太适应。
您谦虚啦,您要“不老水云间”,花容月貌不失其色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4-1-16 17:05 发表 囧。。。 明明是文艺小清新之间的调情嘛,怎么到您老人家这里,成了键盘时代一撮黄发的新新人类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3:07 , Processed in 0.0687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