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97|回复: 10

[原创文字] 泡面里的菜干——关于语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2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语言,最近我想到一个比较搞怪的比喻。语言这东西,就像是方便面里的蔬菜包。说者的想法和感受如同新鲜的蔬菜,为了保存和运输,只能脱水压缩成皱巴巴的菜干。而听者收到它之后,又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菜干泡开,然后才能食用。至于原味到底保留了多少,损失了多少,又变味了多少,那只有菜干自己清楚了。 
  上一篇谈交流里,我强调了人类个体型和差异性的一面。但是,感谢小白杨(羊?)的提醒,我想起人类确实还有社会性与协同性的一面。毕竟我在食堂里说要包子,师傅没给我油盐饼,语言的效用和真实性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但我仍有牢骚和不满,而这或许正源于自己对于语言的喜爱和依赖:我那么爱你,为何你却一直偷偷地背叛我? 
  其实仔细想想,我发现这本就不是人家的错,语言的本性便是要将混沌化为有序,不规则切成规则,无意识引向意识,不可说逼成可说。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赶鸭子上架,回头为何又怪牛儿不喝水呢? 
  语言,说到底,终归是一套密码。每个人都有自己加密的方法,也都有一份解密的程序。翻译无处不在,并非只是外语的专利,请不要以为操着同种语言的人,能够听懂彼此的话便是天经地义。 
  语言是交流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它最阴险的叛徒。 
  比语言控制了交流更可怕的是,它甚至控制了我们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它就像是一个过滤器,一组网格,将我们从世界中获取的信息裁枝剪叶、打磨削平,码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块,而将其余无法挤进语言这个小容器的一切,统统扔掉。  
  实际上,上面的说法并非只是笔者的主观猜测。曾经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如此结果:在一幅杂乱的图画中,人们找到那些知晓其名的物品,总是比找那些不知其名的物品快。而在另一个问题上,即人类为何无法回忆起自己习得语言之前的生活,心理学界存在这样的一种解释,大意是:语言对于意识的影响如此重大,以至于它的习得重置了大脑的“编码方式”,相当于电脑的“格式化”,在那之前的数据理论上虽没有完全消失,但也变得无法读取了。 
  关于语言与思维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以自己现有的水平还说不太深。只是最近心中有两个疑惑,想说出来,听听大家的见解:世界上是否有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意义(这里的语言包括手势等无声语言)?以及:人能否可以不借助语言而进行形而上的思考?
[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邦兄 于 2014-4-22 20:13 编辑 ]
发表于 2014-4-23 17: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有创意,且有道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不是个新命题,已经被讨论了很长时间,相关学说很多很多,中外学者都有很多言论,比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若有兴趣邦兄可以找些资料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0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段的比喻很传神。 至于你本文思考的问题,应该说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主流问题,印象中索绪尔、维特根斯坦、拉康等都有相关思考。维特根斯坦说,对不可说的,我们要保持沉默。那就是承认了有语言之外的意义。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也是承认了语言之外的意义。人不借助语言进行形而上思考,那不就是禅宗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当然是可能的,如果不可能,也就没有拈花一笑等等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0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邦兄这里说的,涉及好几个大问题,根本性问题,因此有不少学者有过思考和论说,但现在仍没有终极的统一的答案,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09: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仔细看你的头两段,你第一段蔬菜包的比喻,是针对“说者的想法和感受”而设,而第二段食堂买包子的例子,实际上指向的并非语言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语言的另一种功能。按照雅可.布逊在《语言学与诗学》里提出的说法,语言有六种功能,即抒情功能、感染功能、指涉功能、后设语规功能、诗的功能,还有一个什么我忘了,懒得查,邦兄应该可以自己查到。这种对语言功能的细分,对邦兄是不是能有点启发呢?如不同的功能,交流的目的不同,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同,衡量交流效果的标准也会不同,这些也都不妨考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的回应。没想到自己钻着玩的牛角尖居然还是个世界级牛角尖。不过知道前人已经走了这么远,也开始有种望尽天涯路的感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6 2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深奥的

至于我的名字,都行的。

 

“世界上是否有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意义(这里的语言包括手势等无声语言)?以及:人能否可以不借助语言而进行形而上的思考?”

 

拙见如下哈: 脱离了人类的语言,也就是不被人所认识对吧?那既然人类认识触及不到,要一个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什么呢?宇宙那么广阔,我觉得肯定有人类未知的东西,且这种东西还没有被命名。

 

第二个问题小即老师的回答你满意吗?我不大明白古老师的意思。教科书上一直是这样说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不同,思维方式会产生差异”等等,萨皮尔文化决定论的那些些,仔细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我比较偏向不存在形而上学的无所依傍的思考。凭虚御风咩?庄子《逍遥游》告诉我们“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额额,罗里吧嗦,不知所云啊,见笑见笑。

[ 本帖最后由 小白杨 于 2014-4-26 21: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3: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理藏书,清理出一本《当代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里面好几个章节都涉及到邦兄感兴趣的这些问题,如果邦兄愿意要,不妨什么时候到我办公室把这本书拿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4: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小白杨 的帖子

小白杨每次的评论都好实成哦,喜欢你这样的回复  

 虽然只有最近才见到你出现,但我猜你是老坛友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白水 的帖子

谢谢白水老师,我用站内信联系您了,请查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2:12 , Processed in 0.0651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