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01|回复: 16

[文 学] 朱偉:櫻桃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0 1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伟:樱桃之美

朱樱春就,所以,樱桃是最早成熟的果实。

我喜欢“朱樱”这个名称。“拔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这是白居易的诗句。醅是未滤糟的酒,拔醅就是去糟,滤去糟,就变成了美酒绿醑,“醑”就是美酒。“卧酪”则是发酵成的牛羊乳,即今天的酸奶。唐朝人很迷恋享受。

李时珍这样解释“樱桃”这个名称:“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璎是美玉,这符合西晋潘岳“焕若随珠”的形容。焕烂霞表,“焕”是照亮。而《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许慎是称它为“莺桃”的,说它是莺的食物。因为是莺含食的,所以又称“含桃”。这就使它更有诗意。被流莺含食是什么景像呢?——“樱红鸟竞鵮”,“鸟衔红映嘴”。唐诗里的这两个意境,一个是韦庄的,另一个是韩偓的。“鵮”(qian),是快速地啄,莺啄红茸飞。而“鸟衔红映醉”,衔着飞走的又被映红了嘴,多美啊!韩偓还有一句“蜂偷野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相对就累赘了。

追究“含桃”这个名称,早在《礼记·月令》中已经有“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羞”是进献,入夏后,它要先成为宗庙的祭祀品。“峰云暮起,景风晨扇。木槿初荣,含桃可荐”,由此变成夏天的概括。为什么祭祀要专门进献樱桃呢?按照唐朝孔颖达的解释,因为它是最先成熟的果实,所以才需要特别地强调。祭祀本无诗意,但文人们用“伏以含桃之羞”,加了一个“伏”字,就有了一种姿态,樱桃就显得高贵了。

“含桃花谢杏花开”,樱桃花赶在早春开花,就是为了赶到百果之前进献。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千枝万片绕林垂。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等到岁晚无花空有叶时,玲珑绿珠就满树荫了。而流莺舞蝶两相欺时,“婆娑拂面两三株,洽恰举头千万颗”。再等斜日庭前风袅袅,就“碧油千片漏红珠”了。“洽恰举头千万颗”是白居易的用法,融洽的“洽”加恰到好处的“恰”,用得太好了。而“碧油千片漏红珠”,又是韩偓。白居易写樱桃在枝头,还形象地用“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闇”是不明,被密叶隐着,风吹叶舞,才漏出摇动的它。“风来枝莫住”还是为表现这个“闇”——“闇”着才能躲过鸟啄。

樱桃要借雨才能洗成珠红——西园夜雨红樱熟,一树樱桃带雨红。对樱桃熟时美感与味觉的描述,我以为最妙的是杨万里。他描写成熟樱桃的红与紫,用“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计会”是算计,计较,“计会小风”怎么理解呢?只能神会。而“摘来珠颗光如湿”的形容也特别真切——古时樱桃珍贵,往往是皇帝给群臣的恩赐,所以,红珠要配“金盘”。他接下来随便用一句“走下金盘不待倾”,就把樱桃的性格写活了。

同样写盛樱桃的容器,韩偓用“玉碗”,比“金盘”要雅——他用“朱实相辉玉碗红”,写出了玉碗透红之薄。韩偓是特别追求精妙到过之的,他描写的樱桃是另一种面貌——“红晕樱桃粉未干”,与杨万里的“湿”对比,也妙。

杨万里写樱桃入口是“轻质触必碎”,“中藏半泓水”。触必碎,是娇嫩极;而半泓水,泓是深广啊!前者说皮薄,后者说水份丰满,看似简易,实质深邃。明朝画家陈继儒在“触必碎”的意象里引申出“熟后雨弹红玉破”,以“生前烟捧绿珠来”为铺垫,雨弹红玉,“弹”字生动,但突兀,在雅致上就低了级别。

其实,白居易写樱桃的味觉,用“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更好。甘是味觉,也是触破红珠后的意象,它破而为露。“腹中春”中突出了对春的回味,而回味的樱桃正是春之孕育。白居易是需要细细咀嚼的。

古人们写珍贵的东西,总要强调脆弱,在樱桃上就体现为“鸟才食便坠,雨薄洒皆零”。樱桃飘零的惆怅,自然是李商隐那首“朱实鸟含尽,春楼人未归。南园无限树,独自叶如帷。”最有味道。而苏东坡的“樱桃红颗压枝低”、“樱桃烂熟滴阶红”,则就是另一种更深的惆怅了。

每每细读古人,真的只有感慨——就一颗小小樱桃,就承载了多少美丽的意象呵。哪个民族能有这样的文化蕴藏呢?遗憾是,这些这样的美丽,大多被我们遗弃、遗失了,所以,我们现在才变成这样的粗俗丑陋不堪。

发表于 2014-5-20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图,令人垂涎欲滴:)

 

      樱桃天然就是宜入诗入画的尤物。白香山“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蒋竹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皆可入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0 21: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灵儿 的帖子

三联生活周刊昨天的内容就是这篇,你看了到吗?
“闇”是不明,被密叶隐着,风吹叶舞,才漏出摇动的它。“风来枝莫住”还是为表现这个“闇”——“闇”着才能躲过鸟啄。“闇”即是”暗“,记得小即君在分析顾城的诗歌里提到过,顾城专门选择不规范但表意充分的字形来使用。不过从白居易这句诗来看,”暗“字从日字形倒是更适合。
另外,《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许慎是称它为“莺桃”的,说它是莺的食物。因为是莺含食的,所以又称“含桃”。这就使它更有诗意。
我查找了《说文解字》,第六卷上木部是我很有感情的一个部,”樱“字出现在后面新附字中,许君解释为”果也,从木婴声,乌茎切“,并没有见到”莺桃“之说。我再找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0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这真是眼睛里的美味。朱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他的东西我还挺喜欢。
不过我觉得配图有点问题。这好像不是本土的樱桃,是外来品种,个大皮厚色红易保存。传统的樱桃比这个小,皮更薄透,更晶莹娇嫩轻盈,颜色略淡,我们那儿也叫樱珠,上市时间大概也就一两周。我祖父在的时候,就像等鲥鱼那样要候着,吃得时候会有种庆幸:今年赶上了,没有错过。
大概是这样的。
20106171128459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0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6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6 诱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5-20 20:22 发表         好文,好图,令人垂涎欲滴:)         樱桃天然就是宜入诗入画的尤物。白香山“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蒋竹山“红了樱桃,绿 ...
好句子,最朴素,也最动人,美在妙亦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5-20 21:41 发表 三联生活周刊昨天的内容就是这篇,你看了到吗?“闇”是不明,被密叶隐着,风吹叶舞,才漏出摇动的它。“风来枝莫住”还是为表现这个“闇”——“闇”着才能躲过鸟啄。“闇”即是”暗“,记得小即君在分析顾城的诗歌 ...
是昨晚睡前看三联看的,今天转过来。这文章读下来生香陶醉,美不胜收,樱桃的酸甜一直在唇齿间往复,真让人舍不得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为 于 2014-5-20 21:43 发表 哎哟,这真是眼睛里的美味。朱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他的东西我还挺喜欢。不过我觉得配图有点问题。这好像不是本土的樱桃,是外来品种,个大皮厚色红易保存。传统的樱桃比这个小,皮更薄透,更晶莹娇嫩轻盈,颜色 ...
这个品种倒是没见过呢,像路边的小浆果。看到图我想起来了,之前有次上网找樱桃形状的饰品,看到好几款仿这个外形的,我还纳闷怎么颜色形状都不对,仿得一点也不到位。看来是我错怪人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0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每天能肆无忌惮地吃樱桃,什么时候幸福生活才是真正来临了。

ps:5楼的樱桃拍得好,跟我小时候摘的一模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22: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4-5-21 00:16 发表 什么时候每天能肆无忌惮地吃樱桃,什么时候幸福生活才是真正来临了。ps:5楼的樱桃拍得好,跟我小时候摘的一模一样。
目前澳门樱桃刚上市,一斤88。。。每次路过咽完口水火速离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2:08 , Processed in 0.0690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