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41|回复: 14

[原创文字] 一块铁的温柔——夜来看书偶感:《给孩子的诗》 北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8 23: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一个如黑铁一样的人,还未学会怎么柔软地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时候,若是我,会通过别人的口吻讲一些孩子们愿意听的,因为那正是被理解的希望之所在。可惜我不是北岛,可惜北岛离自己那么远,远到通过他的诗句到达了一个不知的所在。虽然诗人以决绝的判断指点一切,但你接触到他的一切越多时,你越发迷失。而只有迷失者往往才会斩钉截铁地描述世界,因为他怕在犹豫里丢了出发的勇气。

于是,这个远离故土的人,选择了流浪,一如最初的他用落地有声的字句燃烧自己,锻造出黑色的铁,投向未明朗的天际。当人们忌惮他的硬度,猜测他的寒冷时,他选择了在诗歌里沉默。在河边啄水的乌鸦,孵出一个又一个月亮的鹅卵石,也抚摸不到这天际落下的黑铁里锻造的余温。在青白的冰谷,珊瑚似的死火也终于燃尽在选择里。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
走吧,月光冻结河面

这块将自己流放的黑铁,带着没有归宿的歌声以及流溢的暮色,在他乡坚持着汉语的经验。可能习惯了失声在语言里,索性去听听他者的声音怎样在铁锈风蚀的栅栏处,低声诉说。毕竟因了树枝修剪过的风,冬天里还有穿越和往来的热闹。

这一次他选择向孩子说话,还是以诗歌的形式,只是这一次发声的不是他自己。

不是妥协,还没老朽。只是黑色的铁学会了拥抱寒冷的寂静,就像火学会了燃烧火,安安静静就有了成片的温度。

《给孩子的诗》,北岛,一个人在57个灵魂的歌里告诉你什么叫不曾老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3: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访|北岛谈选编《给孩子的诗》:诗歌靠的是悟性

http://news.163.com/14/0915/12/A66F1EIO00014SEH.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大自然(节选) 荷尔德林(钱春绮 译)


      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
      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
      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
      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
      当我还像你一样满怀信仰和渴望,
      站在你的图像前,
      为我的泪寻找一个场所,
      为我的爱寻找一个世界;

      当我的心还向着太阳,
       以为阳光听得见它的跃动,
      它把星星称作兄弟,
      把春天当作神的旋律;
      当小树林里气息浮动,
      你的灵魂,你欢乐的灵魂,
      在寂静的心之波里摇荡,
      那时金色的日子将我怀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3: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的歌 R.S.托马斯 (张文武 译)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即便是手足并用,
      你们成年人惯用的小伎俩。
      就算用善于分析的目光,
      搜寻和试探,
      就算用顽皮的表情,
      偷听我们的谈话,
      你们还是找不到那个中心,
      在那里,我们跳跃,我们玩耍,
      紧闭的花蕾下,
      光滑的蛋壳下,
      生命仍在酣睡,
      杯子一样的鸟窝里,
      鸟蛋泛着灰蓝色,
      你们那遥远的天堂的颜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月十九夜 废名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0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链接的文章,很多内容之前在城大的讲座上也提到。《给孩子的诗》也是那时侯第一次听说,却没读过。之前看过他的《城门开》、《古老的敌意》。

“可能习惯了失声在语言里,索性去听听他者的声音怎样在铁锈风蚀的栅栏处,低声诉说。” 又不得不说,声音太迷人了!孩子一样,诗人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2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里读诗,感觉到黑暗中有力量的蓬勃,以及即将到来的满足的栖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19-11-2014 23:19 发表 深夜里读诗,感觉到黑暗中有力量的蓬勃,以及即将到来的满足的栖居。

推荐听一首歌 春的临终 程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19-11-2014 09:36 发表 看了链接的文章,很多内容之前在城大的讲座上也提到。《给孩子的诗》也是那时侯第一次听说,却没读过。之前看过他的《城门开》、《古老的敌意》。 “可能习惯了失声在语言里,索性去听听他者的声音怎样在铁锈风蚀的 ...

打算再重温一遍北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0 15: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生要不要读现代诗?这个问题如果问我父亲,八成得到否定答复。前段时间爸爸还问我,你觉得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主要培养什么素质?


这些个问题回答起来都好困难,教育太复杂,我很害怕自己的浅薄耽误了别人。每次有学生来找我倾诉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一些指点,我都诚惶诚恐。


只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18岁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诗,也没读过什么小说散文,几乎没有接触过现当代文学的任何(除了课本),诗词古文倒是背诵了一大车。我是在一个古代文学和古典艺术的环境里长大的,完全是受父母的影响,18岁之前对当代文学艺术充满了蔑视,尤其是现代诗。


我的自由阅读是从上大学才开始的,大一下蹭听了小即老师的课,可以说这是我现当代文学的启蒙老师。以文学为突破口,整个思维打开,终于不再带有强烈偏见地看待当下的艺术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个意义无比重大的转折。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狭隘,开始由衷尊重一切文化现象的存在,以接纳的心态发现和欣赏新鲜。(这么说感觉三观都变了似的,小即老师太厉害了!但这的确是我大学期间的重大改变之一。)


特别喜欢上了现代诗。


现代诗歌里的诗意要比古代诗词里的更空灵、更有激情,也更加个人化。我用古代诗词的欣赏底子来读现代诗,感觉没有什么障碍。中间确实需要一个理解状态的转换,但转换难度并不大,也可以随时再转回去。当然极有可能因为我的欣赏水平都还在浅层,所以跳入跳出都比较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0:45 , Processed in 0.1529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