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08|回复: 19

[语 言 学] 转: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字的读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4 09: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是多音字,《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收了6个读音。一读"shēn",为二十八宿之一;为人参、党参的总称,二读san,是叁的古体字。三读can,原指成三个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多种义,如参加、配合、参拜、比勘、研究、弹劾等。四读cen,为"参差"之"参"。五读can,为鼓曲名。六为san,是"糝"的别写。在生活中,以一、三、四为常见。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名人中,单名为"参"的有3位: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曹参(汉初大臣。他跟随刘邦起义,被封为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岑参(唐诗人,擅边塞诗),这三位的名字中的"参"读音是?

  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信箱主持人杜永道先生认为: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中国语言文字网")

  我们认为,杜先生的说法太武断了。对待古人名字读音的探究了查阅经典文献或字书、韵书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名字解诂。即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二是查看人物姓名出现在后世的韵文作品中的例子,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

  我们先看第一种办法

  曾参,字子舆,与晚于他的孟轲同。宋人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高似孙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

  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参" ,念can。

  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痛悼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进行推断,岑参以"参"为名,其前贤以此为名者--曾、曹,假定岑参取名是取效曾参的。笔者查到他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兄岑况颇有文名。刘长卿写过五绝《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兄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效法儒家荀况,或者"况"作"比况之况" 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效法儒家曾参,或者参有"比勘、验证"义。《荀子》"参稽治乱通其度")应该念can

  再看第二种方法

  《全唐诗》无"曾、曹"之"参"为韵的,现仅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作品为例:

  一、"曾参"出现在韵脚上

  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全宋诗》卷556)

  王安石《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卷562)

  这里"参"和"侵"同韵,一般是读成shen。

  二、"曹参"出现在韵脚上

  苏 轼《再和二首》: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卷81)

  苏 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卷804)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卷562)

  刘 过《赠永嘉张相士》: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卷2703)

  刘克庄《寿建宁太守》:官府升平戟卫严,退衙惟与客清谈。宽和却笑闽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卷3081)

  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见说年来淮尾涨,汉庭可要百曹参。(卷3279 )

  以上"参"属于覃部,读音应该为can。

  三、"岑参"出现在韵脚上

  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卷926)

  洪 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卷1702 )

  廖行之《书怀》: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卷2524)

  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卷3052)

  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

  上文分按人物分3批举的例子都是宋诗,作者也大都是南方人,其间反映的肯定是一个音系,我们如从总体看来应该认定王安石诗中曾参的"参"读音也是can,理由是"覃部""侵部"在中古音系中相近,韵尾为m,属于闭口韵,分属一等韵和三等韵。古代诗歌押韵并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样,有时亦可放宽要求,如"覃部""侵部"在上古原为1部(侵部),本来就存在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为妥。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5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谢谢分享
木文湃 + 5 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3-4 23: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我们接受的是shēn,发现各种输入法和搜索也是shēn。我个人也从未对此产生过质疑。
白水师课上才提岑参can而非shēn,然后就找来这篇文章给我们看。感谢! [ 本帖最后由 一碗清月 于 2015-3-4 23:0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23: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原来这么有来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0: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碗清月 于 2015-3-4 23:02 发表 此前我们接受的是shēn,发现各种输入法和搜索也是shēn。我个人也从未对此产生过质疑。白水师课上才提岑参can而非shēn,然后就找来这篇文章给我们看。感谢!

这个问题其实仍然没有定论,只是我个人觉得转的这篇文章比较有说服力,所以采用了这篇文章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1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上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和帝国重骑兵说,孙老师指不定又发现或者研究出啥来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白水 的帖子

这篇考证文章思路比较丰富,但也有勉强之处,例证数量也略显不足。可备一家之说。大诗人岑参还会“资料缺乏”,没有想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2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关于“名为字表”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   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   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   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   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   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   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   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   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   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   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   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古人的“名”和“字”是同一人的不同代号,它们之间不只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结构方面也有一定的联系。其格式大体有以下十种。
   一、并列式:即“名”和“字”是同一属性的两种形态或两个方面如:周瑜字公瑾、谯玄字君黄,“瑜”“瑾”都是玉器,“玄”“黄”同属颜色范畴。
   二、连贯式:即用一个双音词的词头词尾分别做一个人的“名”和“字”。如:朱云字游,李纲字伯纪,这两人的“名”和“字”,如果连贯起来,分别为“云游”“纲纪”。
   三、注释式:即“名”“字”这间有互注的功能。如:孙策字伯符,“策”是占卜用的蓍草,可解作符命;祢衡字正平,不偏不倚,平平稳稳,就可称之为“衡”;陈师道字履常,履行常规惯例,无疑就是遵循和师法先贤的道德规范。
   四、对立式:即“名”与“字”的含义相悖逆,如:吕蒙字子明、朱嘉字仲晦、王绩字无功,“蒙”与“晦”一正一反,“绩”是业绩、勋绩之谓,然而有绩却无功,也自相矛盾。
   五、纵横式:即“名”与“字”分别为经向和纬向。如:张敞字子高、文彦博字宽夫、崔浩字伯深,其中,“宽敞”对“崇高”、“博大”对“宽厚”、“浩渺”对“深远”、形如座标。
   六、因果式:即“名”与“字”之间是因果关系。如:鲍照字明远,之所以远近明亮,是因为日月当空照耀;吕夷简字坦夫,即有夷平坎坷的前提,道途当然会坦通无阻;刘安世字器之,才可治世、安天下,受到器重那是必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3-7 22:31 发表 转:关于“名为字表”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 ...

这篇总结甚好,所以当古人名里出现多音字,推断它的字音时,往往要借助该人的字,来判断人名里用字的义项,然后推断字音。比如,刘备的儿子刘禅,字公嗣,根据这个字来推断,名字中的“禅”应该取的是“禅让”之意,所以,“刘禅”这个人名的正确念法,应是读如“刘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白水 的帖子

据说刘备还有个干儿子叫刘封?除了“公嗣”这条线索,也可以从刘封之“封”来推测刘禅名字的准确读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3-14 09:25 发表 据说刘备还有个干儿子叫刘封?除了“公嗣”这条线索,也可以从刘封之“封”来推测刘禅名字的准确读音吧。

刘封这个也可能是巧合。如果是亲儿子,兄弟用字语义相关,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若说养子和亲生子之间也有这种相关,那除非还能找出很多旁证,否则,似乎不宜这么快地做出“也可以”的结论。古人讲“例不十,法不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1:31 , Processed in 0.0672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