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6|回复: 7

[原创文字] 桥本安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8 0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名字不知道有没有人猜到这是篇乐评~原本想每一首写一节,为了尽快成文还是有些虎头蛇尾了以下正文
--------------------------------------------------------------------------------------

0

离开家去北京的那个夏天,我开始一首首地听宋冬野。

我无法定义民谣的概念,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他是我听过的最精彩的一个。而《安和桥北》就是宋冬野最好的作品的结合体。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地域符号,深入肌理的充满回忆感的沉重与跳脱,通过一段段旋律的承载,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听者浮躁的耳朵和不安分的心脏,让人舒适得不愿离开又不自觉地飘忽了思绪。在我对北京充满了无法言明的恐慌时,《安和桥北》就像一个影子,我看不清它,却不断追随它,等待着发现我心目中这座城市的样子。

大多民谣里似乎放弃了曲调的念白简直令人昏昏欲睡,但宋冬野低沉的嗓音哪怕你觉得下一秒就要悄然隐去,也很少让人厌烦。这也许是超越了歌曲流派的成就。就像他本人的气质一样,至少站在外围看来,是安然的,不多不少的情绪环绕,用一种不必要歇斯底里的方式诉说。大概是心宽体胖,无论是轻快地讽笑还是浸透隽永的悲伤,都不是平静而不至于充斥浮躁嘈杂的廉价感。

作为一个门外偶然路过的人,我无法像作者希望的那样感知到每一处乐器的搭配、每一串音符的宛转之妙,也不能用丰沛的个人情感把这些词曲浸润得如何活色生香,只想试图表达一个普通听众偶获一瞥耳暂明的幸运。

 

1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从雪地走来的姑娘。她手中盒子的红色,是茫茫雪地中最明艳的一抹。

抱着盒子的姑娘在整张唱片里反复出现,似乎是许多故事里不同人重叠形成的缩影,也或许只是某段故事里印刻太深的执念。作者心中的盒子到如今可能已经面目模糊,继而幻化出无数张面孔,对听者来说也算是个挑战。而在徐徐道来的提琴声里,听不出激昂跌宕的慨叹,只有如水般滑过的可以融进平淡生活的轻微起伏,让人与之不期而遇时,有那么一点沉心探寻的冲动。

就像故事还要有个结局,末尾的飞机起飞声代表的不只是离别还是开始,足够让人用喜悦的心情听下去,等待故事展露出它更多面的模样。

那一点偷跑出来的难以释怀没有被刻意隐藏,可是作者也说了,尽管无法忘却,他还是选择了说再见,那之后的种种抑扬顿挫,浅吟低唱,姑且就视作为了忘却的纪念吧。

 

2

与《莉莉安》同类的初听险些过耳即忘的歌,可能要在某个你以为它只是可有可无的背景音乐的时刻,突然契合了那一刻冒出来的念头,像一种材料偶然遇到了某种未命名的介质,不停钻出一串串的气泡。3/4的节拍在主歌部分频繁地把重音错落地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加上旋律的螺旋式环绕,把整首歌衬得越发缠绵隽永,副歌又回到了普遍的形式,这时情感已经渐渐外放出来,在层层重叠下得到加强。间奏加上的古筝达到作者所说的“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最终实现的行云流水已经超越了演奏者、听众本身。

 

3

歌者在歌唱着飞鸟游鱼、落花枯叶时,是否会想,此刻的飞鸟游鱼、落花枯叶若有知,又将作何想呢?

在对主客关系的矛盾争论不休,又在深知了这对矛盾永远不可解、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看清时,我们依然孜孜不倦、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个个对象,为了纾解作为主体无可逃避的寂寞,为了追求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作为一个主体对客体的片刻的切肤之感。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感慨子非鱼,时至今日条分缕析的剖析与阐述越来越多,却终究在那个永远无法为人类触及的秘密的外围徒然兜转。这样残酷的本质,又怎么会夹带或顾及被感官蒙蔽主宰的人的感受呢。

事实上也没有人在意,或选择不去在意了吧。思及此的无奈是那么容易被大脑抛诸时光之后,即便是在借物拟人聊发感慨时,诗人也好,歌者也好,总是能选择性遗忘这些束缚与局限,否则,又应以什么样的自由作为目标来追寻呢?就像歌者歆羡的鸽子所呈现出的自由,又有谁能保证,鸽子坦然享用的自由,对它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诗人眼里,它所拥有的“自由”的最大意义,或许也就是诗人可望不可即的寄托和映照现实枷锁的明证。又像歌者迷恋的那匹斑马,冷酷而充满令人驻足的吸引力,而冷酷恰恰是它最大的魅力。可惜美之为美,“它就在那里”是无用的,需要人去感受,才能为之歌唱。

在充满他者的世界里,你作为唯一的主体,是否也会愤恨不已,这份对你来说唯一且占据全部的愤恨,无视时间与空间的框定,永远无人可知、无法可解,直至带着秘密死灭,而至于生命死灭的沉寂,你却连感知的权力都没有。明明同为上帝眼中的尘埃,事情本可以很简单,偏偏你做不到被你仅仅看得见表象的事物一样简单纯粹,实在是至幸中的不幸。

 

4

宋冬野说他会感谢唱了这首歌的选秀歌手,但并不会感恩。而很久我才发现,我是应该感恩的,感谢选秀歌手让两位不谙世事的少年看到了这首歌 ,感恩少年发掘出了这首歌的不同层次,最终让我幸运地听见。

对于董小姐只是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这一说法我半信半疑,于是我设想作为一个敏感的胖子,他心目中有那么一场精彩的爱情,在看不见的地方,它的美妙灿烂让他念念不忘,于是他选择了歌唱。

草原对我来说原本不是什么具体的意象,是唱歌的人让我发觉草原对于一匹野马的意义,由此触及了人心目中的“草原”的意味,也触及了与另外一首歌中的草原的重逢。

天上风筝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我若担心我不能飞,我有你的草原。

不是一个人蜷缩在角落的空口信说,自我陶醉,而是脱胎于两个人的短信交流。这样的两个人视彼此为无与伦比的美丽,这种超越了一维情绪的交互关系令人仰望。当然,无需用爱情来局限,就像董小姐说到底也不必是托付情思的人,只是写歌的人,情感总是要泛滥些,才能在万千人中抓住一两双耳朵嘛。

 

5

曲风转换开始于《梦遗少年》的半途。作为一首令人津津乐道的歌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句,“六扇门里太龌龊”折射出的涵义本没有多么复杂,尽管听众难免容易为此格外激动。可音乐本身真的该承载这么多平日里讳莫如深的意义吗?

是的,多少将艺术奉为人类至宝的人在艺术里寻求高尚,好像没有了这样伟大的意义艺术也失去了价值。响彻街头的广场舞配乐,更是几乎犯了摧毁文明的大罪。至于将艺术分为三六九等这样违背所谓平等的行为,并不会被被纳入攻讦的范围。令人不解的是,同是忠实表达自身,歌颂自由与抒发喜悦,居然也要被审视以不同的目光。

我宁愿相信,唱着肤浅的难耐忧愁和愤慨的六扇门里太龌龊的是同一个人,出自同样一个丰富而平凡的灵魂,他只是想在坦诚中与这个世界更好地和解,而不是出于多考量深远的目的。同样地,并非所谓的悲剧才格外深刻,六层楼中的跳脱,难道就不能承载令人感动、甚至肃然起敬的情怀吗?

 

6

最深的震撼却最无法用语言形容,因为歌曲本身已经足够丰富。如果试图去解释,大概是知道光明存在却永远不会降临的绝望。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触痛让人不敢反复接近,却总能历历在目,渐渐成为遥远而鲜明的禁地。

 

7

歌曲纵然各异,在没有带入私人情绪前,意义终归是单纯的平面的,而对创作者来说,《安河桥》的意义想必是特别的。那是家的意义。与理想无关,与爱情无关,与最切身的记忆和牵挂有关。对于家的态度起初往往不易自知,因为它太真实可及,太渗入习性。直到某天突然发现,安河桥下水枯尽,所有记忆里的景象被时间抽离,只剩下抓不住的幻影,才在顷刻间被巨大的失落淋透。这是最不需要矫饰,又无法逃避的无奈。

通常印象中的马头琴作为民族乐器显得有些遥远而陌生,而《安河桥》出人意料地让它跳出了原本的领域,尽管这也仍是一个巧合。但只要有用即可信手拈来,反过来也通过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方式给了听众一窥特定乐器代表的遥远流派的气息。

 

8

评论的人是无力的,简练的语言和音符中早已说尽的东西,还要不自觉地重复,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正是语言和音符魅力的最好体现。要离开这个由词曲织造的时空之前,烟火气的outro让听众回到现实,提醒听众,也提醒歌手自己,地铁将要到站,人来人往依旧。

发表于 2015-10-28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是“桥本安和”还是“桥北安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17: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10-28 11:09 发表 标题是“桥本安和”还是“桥北安和”?


桥本安和。安河桥本来的名字是安和桥。


这首歌我也听了好多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17: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古小即 的帖子

谢谢!听着《安河桥北》这首歌回复的,这首歌比较短啊,短而特别,乐坛百花齐放,真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2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过他的不少歌,特别是这一首和《董小姐》。我读研时有个同学,气质和宋冬野的歌非常一致,我一直对他有着特别的关注,不得不承认这种气质对我构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7: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题目就想到了安河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1: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木兰晓芙 的帖子

是的,原名安和取安澜平和之意,后来才改的。整张专辑的歌都很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21: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喜欢鸽子里那句“昨天我数到 第二十五颗星星 在北京 第二十五个秋天的夜晚” 
不知道自己在北京还有多少个能数到二十五颗星星的秋天的夜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5:07 , Processed in 0.0615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