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31|回复: 4

[语 言 学] [转帖]王宁先生:说点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0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的习惯,以午餐、晚餐为正餐,早餐叫早点,即点心。下午三四点加一些小吃也叫点心。以后发展到正餐的正菜之余点缀的甜羹和炸面果等食品也叫点心。
           “点心”之称,唐代已经有了。南宋吴曾撰的《能改斋漫录》记载了唐代的一个故事:“郑傪(cān)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可且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傪诟曰:‘适已给了,何得又请?”这里的“点心”指早餐。
   宋代庄季裕的笔记《鸡肋编》记载:“宣和间有孙卖鱼者,馆宝箓宫道院,上至院,微觉馁,孙出怀中蒸饼云:‘可点心。’”王明清的《挥麈(zhǔ)录》也记载:“童贯谓贾谠云:‘匆匆未能小款,翌午朝退,幸见过点心。’”这两处的“点心”,都是指两餐之间随便吃点东西垫饥。值得注意的是,《鸡肋编》以“点心”用作动词,《挥麈录》则用作名词。“点心”大概是由动宾词组发展成的双音节名词。北京话里,“点心”可以重迭成“点点心”,也证明它原来是动词。
把专门制成的小面食称点心,始于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zhì)》记载:“阜陵谓赵温叔曰:‘闻卿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这就是今天糕饼称点心的来源。
 “点心”这个名称,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烹饪有两个主要任务:一个是果腹,一个是品味。早期的熟食是以果腹为主,品味在其次。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充裕和精神文明的发达,果腹渐渐变成一种低要求,而品味则成了高标准。果腹是生存手段,品味是感官享受,而由腹由口至于心,把烹饪的目的又提高了一步。所谓“点心”,只在心中微微一点,量愈少,质愈精,做法更为繁多,实在是烹饪在正餐之外的又一发展呢!
 
糯米凉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点心”大概是由动宾词组发展成的双音节名词。北京话里,“点心”可以重迭成“点点心”,也证明它原来是动词。还没听人说过“点点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麈尾“(百科)

主帖中谈到《挥麈录》,顺便附上百科中”麈尾“的介绍。
        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麈尾也绝不像拂尘,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 
        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在这一点上,它有点像某些外国帝王和总统手持的"权杖",起显示身份的作用。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管的。而"拂尘",则是侍女一类人侍候主人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东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价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 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实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其中所绘阮籍便手执麈尾。七贤以嵇康、阮籍为首,看来阮籍执麈尾也隐喻有竹林清谈领袖之意吧。此外,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的孙权,也手执麈尾。从而又可看出,麈尾虽是清谈所用的名流雅器,但因它能显示一种高雅的领袖身份,所以,名士平时自然可以手执,另一些虽非名士但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也可以拿。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据《晋书·王衍传》记载,大清谈家王衍常用的是白玉柄麈尾,他的手和玉柄同样白皙温润,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造了一个玉柄麈尾,认为当时配拿它的只有清谈家张讥,就把它赐给了张讥。这两则故事说明: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大名士王蒙病重时,在灯下转动麈尾看来看去,长叹不已。王蒙死后,另一大名士刘惔把犀麈尾纳入棺中。麈尾与名士,可真是生死与共了。
        下图中主要人物手执的都是麈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语里“点心”这个汉字词倒是专门用来指午餐,不知又是经过什么样的语义转化过程,最后出现这样一个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1: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白水 的帖子

韩语中的汉字词,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中韩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少,还可以在词义考证、外语学习等方面加以拓展。今年我指导一位留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就是韩语中的汉字词研究,到时候遇到相关问题会向白水老师、欧阳柳、小骑、东方等韩语高手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1:12 , Processed in 0.0766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