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行动,所以你是你 ------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你是否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当然,这一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我是某某,我是学生,我是某某的儿女。可是在萨特看来,一旦你把自己说成为某一客观的东西,那你自己的异化就开始了。“他人即地狱”,社会关系成了你自我异化的根源。倘若你觉得自己是存在的,那你只能算得上“自在”的存在。难道你只能是某一社会关系的指称吗?若是这样,那你自己已被归结为由他人限定的一种既定的社会角色。而你自己只把自己当作这一对象化的客体,那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可你究竟是谁? 你就是你,其他的什么也不是。你唯有保持自我的主体性,站在对象之外通过自由地选择,对自己的对象虚无化、否定,把这一对象化从它的混沌一团的自在背景中呈现出来。这时你才具有超越对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就是人所独具的。萨特就会对你说,你现在是“自为”的存在着了。你的存在总是先于你的本质。你唯有通过你的选择,你的行动才能表现出你的本质。你不应让自己陷入某一社会关系中,不应让自己为某种思想所左右,包括你现在正在接触的存在主义。先前的你是荒诞的、偶然的存在,对自身之外的整个存在是一种混沌的、未分化的体验,可现在你自觉了,有意识了。 可你又该如何选择? 你的选择会是顺其自然,随波逐流的吗?如果是,那你依然“不存在”。也许你会问,“当我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来决定我的选择以突显我的主体性时,我的价值观和性格不也已经受到环境的影响了吗?”一个婴儿刚他开始啼哭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要比所谓的“理性”的存在更符合“自为”的存在。当你在思考并做出选择之前,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需要思考思考本身呢?为什么?婴儿的认知比你现在更原初。当你在反思之时,你是否要进行“反思之前的我思”呢?存在主义者会告诉你,是的,你需要。唯有清除一切现成的观念,你才能真正站在对象之外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时你的选择才是主动的,自为的,有意识的。 你的一切就是你的行动给予的。而我们是由我们自己所造就的。当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我们选择的行动就要担负起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把全人类的命运交付到人类自己的手上。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做出选择,也为全人类做出了选择。这或许是示范的作用,也可称之为这种示范所带来的扩散的影响。在人们的眼里,众人的选择都是择优的,因而在他们的心里就有了暗示。你的选择似乎在告诉着他人,“人就应该如此。”你铸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人。 存在主义是否是一种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的观望哲学?不。“从事一件事情而不存在什么希望。”你把私念全都掏空,只留下一种精神,一种只成为你自己的精神,这样你才能宁静致远。那生命的意义何在?我想,应该是生生不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挖掘出蕴含于自己体内的潜质,只有这些潜质才能让你成为你自己。人就在于其特殊性,所有的人都应该努力地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个性。那我们又该如何让潜质成就我们自己?赋予选择以行动吧。潜质是存在于我们的体内,但你不给予它表现的话它就是不存在的。我们何必去羡慕一个人的天才,而那天才又是没有被表现出来的呢?唯有实际行动是可靠的,所谓的希望就是那遥不可及的烛光。这是悲观吗?不。倘若说悲观主义要比乐观主义更深刻的话,那只是因为所说的乐观是盲目的而已。而一种谨慎的乐观难道不能给予人以信心吗?存在主义就如此。可这会因为提倡个人的主体性而蔑视任何社会组织吗?不。因为人必须作出道德选择才能成为他自己,而这是环境给他的压力。人的选择必须是能够承担其行动责任的选择,如此便可以把别人的自由当作自己的自由来追求。我们就可以在高呼发现自我的同时依然存在于这个社会。给予人自为的意识,教人谨慎而乐观地行动,存在主义成为了人道主义。 在这个物质至上、崇尚标准化的时代,你是否已感受到自己有机械化的倾向。假如我们把人看作是那完整的人、那奥林匹亚山下的健身者,那你是否会发现自己只是处在一个动物到人的过渡地带?假如应试的标准屏蔽了你的人性,横流的物欲激发了你的兽性,那你又何曾存在?发现自己吧,然后行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1 18:12: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