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生讲到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电脑里找出一篇存档的回别人的帖子,在这里也贴一份吧: 《诗经》里没有辣 不奇怪。辣椒传入中国,是明末从美洲传入的,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后来才渐渐进入烹调。但古代并非没有辛辣调料,比较重要的是花椒和姜,还有种东西,就是王维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花椒《诗经》中就有,《诗经·唐风·椒聊》中的“椒”,有的解家解作山楂,但大多数解家解作花椒,那个时候用花椒调辛辣味是确实存在的。姜的地位就更重要了,古代所谓五味,并没有“辣”这一味,表示这一味的是“辛”,今人所说的辛辣,其中的“辛”主要是指姜的味道,古代对应五行的五味,其中和金相对应的就是“辛”这一味。严格地说,辣确实不应该列入五味,辣其实是种痛觉,作用于舌、咽喉、鼻黏膜,正因为是痛觉,所以有人吃辣才会上瘾,而辛才是味觉和嗅觉,姜、蒜、葱、花椒等的味道,都算辛,不过蒜传入中国,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的事了。所以,如果将辣严格地定义为辣椒的辣,那么《诗经》里确实没有辣,如果朦胧地辛辣通说,那么《诗经》里至少是提到了花椒的。 至于古代的甜味,文中只提到了“饴”即麦芽糖,这是不准确的,至少还有种重要的调味品,它不应该忽略,就是蜂蜜。饴这种东西粘而不溶,很难做调料,主要用来做甜食、点心,但蜂蜜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考虑到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养蜂业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