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爱你而你也爱我 单恋是一场一个人的没有硝烟的自杀式战争。
以前,语文老师说最原先的文学有两个来源:爱情、劳动。 《诗经》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汉广》与《蒹葭》写的都是一个单恋 暗恋 恋到深处伊人不知的故事。我喜欢你,我注意你的每一个动作,我记下你的每一句话,你的一颦一笑,令我倾倒,即使,你从不知道我是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我们之间隔着的是一条河 还是 一条我不敢跨越的小溪?是啊,河水那么奔腾 “不可方思” “道阻且长”我努力追寻你的身影,可是一次次被急流打回原地。我多么想告诉你,我一次次的夜半微笑醒来,只因我梦见在水之湄,我们邂逅,我红着脸牵起你的手,你也害羞的低下了头……可是我又怎么敢告诉你? 我又如何告诉你?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你可知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 我写的诗如何给你? 我画的你 你是否愿意一瞥…… 他们说 你要嫁人了。 我知道 新郎官永远不会是我。 只是,我还可以为你喂饱这匹马,它明天将载着你去向你的心上人那。 假如我爱你你也爱我,这似乎是一个最美丽的假设。 但是只要这个假设还有一丝成真的可能,就值得我继续相信下去…… 几年前安忆如写过《诗经》的读后随想,那时还起过一段读诗热。我个人对于《诗经》十分喜爱,才有冲动来写这个作业。 几年前很迷李敖的时候,读过一篇他对诗经的看法,评《溱洧》,说其中的“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按照以前的注解,且解释为前往,这样一来整个诗被解释的很牵强。但是如果知道 “且”其实就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的话,整首诗便非常通顺的解释下来了(诗句中“观”通欢)。朱熹老人家就曾直言《诗经》乃奔淫之诗。但是这样的写实主义是多么的真实和美好啊~文学本来就是大众的艺术,为什么要脱离大众呢?为什么要那么牵强的去解释它? 或许古人比我们开明的多。 喜欢《诗经》,喜欢它的包罗万象,喜欢它的真实坦白。 也觉得文学绝不是文人玩的高雅艺术,它植根大众,更应为大众所用,所喜,所爱。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9-10-18 13:27: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