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90|回复: 45

[教学相关] 大学语文作业帖(7、8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7 20: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袭用去年白水的作业题。选择诗经中任意一篇中最有体会的一段,译成白话文,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发上部分作业,随改随发,请大家共同欣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7 20:54: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匪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烹鱼?溉之釜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应说明是《诗经国风桧风》中的《匪风》篇。我让大家找体会最深的一段,你确定这一段是你体会最深的吗?

诗句解释:风呼呼地吹,车疾驰地行。环顾大道,内心悲凉。风打旋地吹,车轻快地行。环顾大道,心中悲伤。谁能够烹饪鱼?洗一下大锅。谁将向西归去?帮我带个好的音讯。

-------疾驰,烹饪等词一般不这么用。可以意译,再想想其他的词。此外,洗锅的主语是谁呢?

注意将你的理解和体会反映在译文中。另外,诗贵委曲含蓄,像内心悲凉这样的话太直白,虽然我们是译成白话文,但白话文亦可以有魅力。不见得一定要用多么华美的字眼,但要生动准确。

我的理解:本诗主要描写车去风吹,而自己滞留在异地的情景。表达了自己怀乡,却不能归去的咏叹。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身处吹风和大道空阔萧索的环境,车走后,诗人独自孤独原地不动,只身一人。归与不归,动与不动,多层次形成对比,突出了此时诗人的孤独,从而加强了诗人怀乡情结的浓厚。“顾瞻周兮”表现了诗人滞留的无奈情景;“中心吊兮”表现了诗人心中如管弦繁乱的焦虑。由“谁能”起兴“谁将”。诗人似乎无把握地寻找着好心人能帮自己带个信,心中暗自觉得不能实现;又似乎是诗人想归而归不得,只得委托归去的人的无奈之感。“谁将”“谁能”均是疑问希冀之语,诗人托人之事无着落,诗人归乡之事更无着落!诗人不直接写出思乡殷切,想还乡之语,却通过写以“好音”慰亲友的事件,可见诗人情感至真至诚。有余音袅袅的妙效。

------理解很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细密的分析,“归与不归,动与不动”;“管弦繁乱的焦虑”等体会较深。划线语句的表达请再斟酌一下。

 程俊英先生解释此诗时提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以对比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7 21:58: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09-10-17 21:30:18的发言:

收教了,谢谢!

建议远风老师您批改的内容能不能换种颜色?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对比更明显些,看起来更醒目;或者将学生的作业和您的批改分成不同的帖子。

仅供参考!

说得对,我马上就改。对论坛功能不太熟悉,看来要多学习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9-10-17 21:59:33的发言:

说得对,我马上就改。对论坛功能不太熟悉,看来要多学习呀。

    辛苦啦!!

     看到了改好的帖子,效果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7 22:05: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22: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啦,谢谢远风老师,期待后续~

问一句,这学生作业是本来就有电子版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8 1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最好让学生自己注册上来发帖,然后我们再给好的原创加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09-10-17 22:17:51的发言:

辛苦啦,谢谢远风老师,期待后续~

问一句,这学生作业是本来就有电子版的吧?

是有电子版的。我布置作业时水云间尚在云水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只好让学生将作业发到我的邮箱,这一周,学生的作业发来了,水云间也重返人间。于是只好自己辛苦,搬一些作业上来。下次可以让学生直接发帖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这首诗拥有朦胧而迷离的意境,并笼罩着淡淡惆怅的情调。“月”和“佼人”两个意象,一个是一轮皓月,一个是婀娜多姿的女子,并通过不断的重复,给整首诗创造了一种意境,既有月色的朦胧之感,又有美女倩影的迷离之美。然而,夜里的月光是冰冷的,美女似乎近在咫尺,却在月光下显得跟自己如此遥远,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自己的心,而自己只能在此惆怅地感叹。诗人反复使用“月”和“佼人”两个意象,反复使用同一种语言句式,反复使用“兮”这一语气词,柔婉缠绵,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创造出美好的意境,正是这美好朦胧的意境,烘托出了整首诗淡淡惆怅的情调。

这显然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在月光下与情人在相见,看着她美丽的脸庞却有着说不出的无奈与伤感;亦或是在月下思念自己的情人,想像她也在月下的情景,惆怅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本诗还用了反衬手法,月光的“皎”、“皓”、“照”和女子“僚”、“懰”、“燎”、“窈纠”、“懮受”、“夭绍”,反衬了诗人心中说不出的“悄”、“慅”、“惨”之苦。

--------很有感触的赏析。一个是一轮皓月,一个是婀娜多姿的女子,这一句可以考虑更好的表达。正是这美好朦胧的意境,烘托出了整首诗淡淡惆怅的情调。这个理解很到位,但何以美好的意境会烘托出淡淡惆怅呢?言之不详,应该有较细致的说明。正由于好景不常,美人不在,因而愈是美丽,愈感到遥远,愈令人神伤。

--------很有感触的赏析。一个是一轮皓月,一个是婀娜多姿的女子,这一句可以考虑更好的表达。正是这美好朦胧的意境,烘托出了整首诗淡淡惆怅的情调。这个理解很到位,但何以美好的意境会烘托出淡淡惆怅呢?言之不详,应该有较细致的说明。正由于好景不常,美人不在,因而愈是美丽,愈感到遥远,愈令人神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5 11:25: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8 17: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怎么没标出这些赏析者的专业和姓名?既有电子版,那就让学生自己来贴一个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8 1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风真是辛苦了。

细读每个帖子,既能学习风格不一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因老师评语的警醒而避免同样不当的出现。每天登录几回,觉贸大仍在咫尺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1:23 , Processed in 0.0538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