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09-11-2 20:25:36的发言:巧了,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谈论中国游侠精神的文章,也转贴于此吧! 中国的游侠精神到西汉为何没落? 梁启超说中国人缺少公德心,平民百姓没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哪能培养公德心?严文井所说的“我们的国情只允许产生阿Q”,正是广大民众没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的结果。不要过多的责备阿Q。明白了这个道理再谈汉代的游侠就可以理解了。西汉初年的游侠以平民之身注重德行修养,主持公义之事,以平民之身受民众乃至公卿的敬服;到了西汉中后期,士沦为犬儒,侠变成豪暴之徒,全乃极权专制发展之所赐。不知民主分权算不算专制。。。只要是法治,自然不容许游侠精神的存在。上面这段话貌似感情用事了一些。
不知民主分权算不算专制。。。只要是法治,自然不容许游侠精神的存在。上面这段话貌似感情用事了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3 7:18:53的发言:不知民主分权算不算专制。。。只要是法治,自然不容许游侠精神的存在。上面这段话貌似感情用事了一些。
呵呵,问的犀利。你真是进步很快啊:)
只要是法制,自然不会认可游侠自掌正义的行为。所以辛亥革命时革命军起事时要借助民间秘密社会的力量,成功后转脸取缔、镇压,并不是个简单的忘恩负义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王学泰说:“西汉初年的游侠以平民之身注重德行修养,主持公义之事,以平民之身受民众乃至公卿的敬服;到了西汉中后期,士沦为犬儒,侠变成豪暴之徒,全乃极权专制发展之所赐。”这话如果作为历史性的事实描述,也并不算错,并不能说是感情用事,全看你在哪个层面上看这句话。你能从文章的论述层面跳出来看问题,很好;但同时也要学会,你还能跳回文章的层面,看到它在那个层面上论述的合理性,这样,你的思路和眼界就会更加开阔。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3 7:14:51的发言:还是对公共精神的界定有争议吧。西方也有佐罗,貌似主要不被认为是公共精神的体现吧。我觉得西方所谓的公共精神,关键还是主体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如何。否则,侠客就行在了江湖之中,而不是文明的社会之中了。
还是对公共精神的界定有争议吧。
西方也有佐罗,貌似主要不被认为是公共精神的体现吧。我觉得西方所谓的公共精神,关键还是主体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如何。否则,侠客就行在了江湖之中,而不是文明的社会之中了。
展开讨论之前先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甚好,这正是讨论问题应有之步骤。
“否则”以下没看懂,不知和前面所说是何逻辑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11:06:26编辑过]
侠,水云间好多啊
好像还得加上一首: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焕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1-5 11:02:41的发言:不过话说回来,王学泰说:“西汉初年的游侠以平民之身注重德行修养,主持公义之事,以平民之身受民众乃至公卿的敬服;到了西汉中后期,士沦为犬儒,侠变成豪暴之徒,全乃极权专制发展之所赐。”这话如果作为历史性的事实描述,也并不算错,并不能说是感情用事,全看你在哪个层面上看这句话。你能从文章的论述层面跳出来看问题,很好;但同时也要学会,你还能跳回文章的层面,看到它在那个层面上论述的合理性,这样,你的思路和眼界就会更加开阔。谨记:)另一个帖子还是描述得不规范。似乎应该改为,“如果公共精神的体现不需要对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进行限制的话,那么这样的侠所生活的社会就不是通常的文明社会了,而是江湖社会。而江湖,充满了暴力与阴谋,是身不由己的地方,恐怕真生活在江湖中的话,普通大众就会避之唯恐不及了。
谨记:)
另一个帖子还是描述得不规范。似乎应该改为,
“如果公共精神的体现不需要对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进行限制的话,那么这样的侠所生活的社会就不是通常的文明社会了,而是江湖社会。而江湖,充满了暴力与阴谋,是身不由己的地方,恐怕真生活在江湖中的话,普通大众就会避之唯恐不及了。
【少年行三首】 =>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读起来很畅快唉\(^o^)/~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7:02 , Processed in 0.06443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