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公告]惠忠庵读书夜·第一夜·英雄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3: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09-12-3 22:15:03的发言:

三、关于两副棋

小说里的两副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一生母亲的无字棋,脚卵的乌木棋。一个是毫无文化的母亲用牙刷把磨出来的,一个是大家庭传下来的名贵古董。从来不哭的王一生对于这幅五字棋的态度是“绷不住”了,“一直性命一样存着”;可脚卵的乌木棋怎么样了呢?“棋不能当饭吃的,用它用一些关节,还是值的。”

说这两副棋的安排,是觉得自己读的时候对这一点感触很深,至于有什么深层含义,我还没有仔细想,哪位有高见不妨说说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一个从母亲那里来,一个从父亲那里来;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呼应呢,里面可以挖掘很多东西,比如文化的传承(父系时间)和生命的本原(母亲的空间)。

母亲给了王一生“生”,告诉他首先要“生”,临终又给了他棋(性),那么最后王一生喊的那句“妈……”,是否可以理解为,最终达到了浑然一体,消弭了“为棋不为生”中棋/性和生的界限和对立。(胡乱想,“性”本来就从“生”来,只是加了“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4:09: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4: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2-4 10:29:16的发言:

当时我和不为老师在底下私语了两句,大意是:文化家庭中的文化太多了,以至于都不在乎了,说扔掉就扔掉。

“无字棋”——文字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当人类将它发明出来,去记录世界时,意味着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符号性拥有(占有),也导致人类以为拥有了这样的符号,就可以拥有世界。所以,文明、文化、文字常常成了一种衡量人群及个体的唯一尺度。从这个角度说,人类其实是被符号拥有(占有)了。“无字”(无符号)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不能拥有、不能存在、不能记忆(于心灵)?“无字”是否是对“有字”的一种反思?

嗯嗯,有道理。上学期听了不为老师关于女红的讲座,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到语言是父权社会的产物,文字局限了人类,尤其是女性的表达,而女红是作为女性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存在的。

类似的,可以说无字棋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字”,是一个没文化的母亲最有文化的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7: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为在2009-12-4 13:48:07的发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一个从母亲那里来,一个从父亲那里来;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呼应呢,里面可以挖掘很多东西,比如文化的传承(父系时间)和生命的本原(母亲的空间)。

母亲给了王一生“生”,告诉他首先要“生”,临终又给了他棋(性),那么最后王一生喊的那句“妈……”,是否可以理解为,最终达到了浑然一体,消弭了“为棋不为生”中棋/性和生的界限和对立。(胡乱想,“性”本来就从“生”来,只是加了“心”。)


“父亲”、“母亲”的确是个很好的对比思路,王一生的母亲不仅不识字,而且可以说是命运极为坎坷,可以说已经处于社会的最最底层,而脚卵的父亲是文化的拥有者、代表者,属于所谓的精英阶层。

还有个地方很有意思,脚卵的父亲虽然是文化人,按理应该受到一个曾经崇尚文化的社会的尊重,但他却无法完全保护自己的孩子,最后要靠出卖文化向权势妥协来为孩子换来“干净”的尊严和生存。

王一生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不知是不是,拥有那样令人羡慕的“文化”,却能轻易拿来交换,孰为尊严?

在屋子老师的《乐与教》帖和铁西老师的《可乐》帖里曾有过“生”和“性”的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7:38: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为在2009-12-4 13:48:07的发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一个从母亲那里来,一个从父亲那里来;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呼应呢,里面可以挖掘很多东西,比如文化的传承(父系时间)和生命的本原(母亲的空间)。

母亲给了王一生“生”,告诉他首先要“生”,临终又给了他棋(性),那么最后王一生喊的那句“妈……”,是否可以理解为,最终达到了浑然一体,消弭了“为棋不为生”中棋/性和生的界限和对立。(胡乱想,“性”本来就从“生”来,只是加了“心”。)


两副棋子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俺也认为有两种传承在其中,一种是外物的传承,一种是心灵的传承。一种是互相理解互相认可的物质承载,一种是不理解却最终认同的信念附着。

外物可以舍弃,是名相

心灵却会永恒,是本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8: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2-4 6:25:04的发言:

昨晚讨论《棋王》,有几位同学说到,这篇小说其实跟道家啊、庄禅什么的没有什么关系,那么这就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手法这个角度来看,这篇小说有没有负载什么文化内涵,这篇小说是否只是个“写实”之作?第二,从作品的文字来看,有没有提供和道家哲学相关的内容?

我们不妨看这样一段文字,小说中棋王回忆当年捡破烂的老者对他讲棋道时说:

又说咱们中国道家讲阴阳,这开篇是借男女讲阴阳之气。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太盛则折,折就是‘折断’的‘折’。我点点头。‘太盛则折,太弱则泻’。老头儿说我的毛病是太盛。又说,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也就是棋运之大不可变,你想变,就不是象棋,输不用说了,连棋边儿都沾不上。棋运不可悖,但每局的势要自己造。棋运和势既有,那可就无所不为了。玄是真玄,可细琢磨,是那么个理儿。我说,这么讲是真提气,可这下棋,千变万化,怎么才能准赢呢?老头儿说这就是造势的学问了。造势妙在契机。谁也不走子儿,这棋没法儿下。可只要对方一动,势就可入,就可导。高手你入他很难,这就要损。损他一个子儿,损自己一个子儿,先导开,或找眼钉下,止住他的入势,铺排下自己的入势。这时你万不可死损,势式要相机而变。势势有相因之气,势套势,小势开导,大势含而化之,根连根,别人就奈何不得。老头儿说我只有套,势不太明。套可以算出百步之远,但无势,不成气候。又说我脑子好,有琢磨劲儿,后来输我的那一盘,就是大势已破,再下,就是玩了。

再次執著地表達一下我對這段話的讚歎之情~~

這一段就是從道家觀點講棋啊,包括“太盛則折”,“以柔克盛”,“無為既是道”,“損”,“勢式要相機而變”,在《道德經》里都能找到對應。

另外關於“王一生”這個名字,這個“一”字甚至也可以理解為“道”,《道德經》里就是把“一”作為“道”的替代詞的。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得一以生”。而“棋王”這個“王”字,《道德經》裡也有“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的話。(雖然有點考據派了,不過挺有意思,大家看著玩兒吧)

再另外,在我這個中文水平不高的人看來,這一段文字簡直太漂亮了!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樸實大氣,節奏氣勢都很好,幾乎“增減一字而不能”,膜拜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前三个字和后三个字这样的“不平衡”是好的。任何一种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都会让我们有点不适,这种不适正是它自身存在的一个标志。它不平滑,所以它独到,所以它存在。

刚见到“惠忠庵读书夜”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有些硌的感觉。现在再想这六个字,觉得很顺,顺到好像天然就是这样的。

“不平滑”,这个说法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1-4 23:03:18的发言:
QUOTE:
前三个字和后三个字这样的“不平衡”是好的。任何一种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都会让我们有点不适,这种不适正是它自身存在的一个标志。它不平滑,所以它独到,所以它存在。

刚见到“惠忠庵读书夜”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有些硌的感觉。现在再想这六个字,觉得很顺,顺到好像天然就是这样的。

“不平滑”,这个说法有意思~:)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习惯了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0:45 , Processed in 0.0547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