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6|回复: 6

[原创]棋王非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 14: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棋王非王

       看过的“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棋王》是最俗的。余华的《现实一种》、莫言的《红高粱》或苏童的《妻妾成群》都可见到其或冷峻、或厚重、或家常的笔墨风格。而《棋王》走的是最老套的“武侠小说式”路线,小说主人公——王一生也是塑造得最蹩脚的英雄形象。我认为,棋王非王,只是个游侠。

       首先,整篇读下来,就可以感到棋王的“王”并非“王者”、“王道”的“王”。因为在小说的结尾,王一生经历一场炫目华丽的“棋林争霸赛”后,又回到原来那个插队下乡的小青年,没有享受到什么天王巨星级的待遇。小说一把王一生比完棋这事儿说完就素素落幕了。也许,阿城笔下的“王”,充其量也只能是个无冕之王。再者,王一生这个棋王,怎么看都有点猥琐。比如,在书的开头,王一生出场的时候,就写到:“那个学生瞄了我一眼,眼里突然放出光来:‘下棋吗?’”眼中放光,常让我想到:深夜,古森林中,狼群盯着猎物时的眼神。这倒显得咱主人公找人下棋跟找猎物似的。话又说回来,武侠小说的开头,主人公在刚出场的时候一般都是小角色,像杨过、韦小宝,出身要多低下就有多低下。所以,出场戏这条就得过且过,算pass了。但,文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吃饭的那段就使王一生跟不像个“王”了。“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看到这儿,我完全看不出这写的是一个棋王,顶多是个象棋的铁杆粉丝,着迷到忘了吃饭而亏待了自己的胃的家伙,它更像一个“棋乞丐”。其实,这种饿个几十天后大吃一顿的情节本是俗的。例如,在一部写元末明初的富商沈万三的小说中写道,沈万三出海做生意,途中船被海浪打翻了,在海上漂泊饿了几天后被路过的船队救起。在别人拿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他时,他却只是有节制地填了填胃。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多吃点,他却表示正是因为经历过饥饿才越发体会到食物的可贵。这至少,从精神内涵层面上,就把王一生给了比下去了。再说,从人的生理角度上说,一旦人饿了n天后,胃也应该会饿小点。这点启示是由现今铺天盖地的减肥茶广告引申的,多少也会有点道理。因此,这小说的些许情节是落入俗套的,是俗的。而王一生却不是王,种种细节让他更具有游侠气质。

       其次,对于小说的结尾,跟不像个“王”该有的。“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很淡的笔调。阿城没有给王一生过多的辉煌,就这样把这个棋王又下放回去了。这情节安排虽然使《棋王》看起来没那么俗了,但离“棋王”题目似乎更远了。有人也许会说,拥有高超棋艺的人最后隐居在山林之间,也是一种王者风范。可在我看来,如果作者真要塑造一个淡泊名利、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的话,大可不必安排王一生轰轰咧咧地与几大高手“飚棋”的戏份了,可以把这篇文章简单地写成回忆录,抑或像《受戒》那样带有水的感觉。可《棋王》就这样,带着半俗半雅的感觉,有点尴尬。

        我猜想:在与钟阿城同时代的作家中(尤其是那些现在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的人),有n个人写过类似《棋王》的“武侠”,只是现在没留下来,我没机会看到。为什么钟阿城能够胜出?我认为,应该是因为他写的人跟棋有关。王一生是个棋手,不是个能烧出人间美味的厨子,或心灵手巧的裁缝。中国人以前大多认为衣食住行虽是人所必需的,但也是俗的;不像琴棋书画,是高雅的,都可以成为士大夫的通行证。都说“物以稀为贵”,结束了那现在称之为“空白”的十年,阿城的《棋王》横空出世,也许是在寻找古士大夫人文情节的根吧。这也算是《棋王》雅的一面。可这点雅还是不足以让王一生像个“王”。因为这里的“雅”是作者在情节安排上表现出来的,并没有着力赋予主人公。所以,棋王非王,只是个游侠。

       他,游于楚河汉界之间,游于几大高手争霸赛,最后在“黛玉式的死”中睡死。“王”这个称呼,不属于他。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1-2 20:39: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0-1-2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就是这一篇呀,确实有特点~~:)

我认为,应该是因为他写的人跟棋有关。王一生是个棋手,不是个能烧出人间美味的厨子,或心灵手巧的裁缝。中国人以前大多认为衣食住行虽是人所必需的,但也是俗的;不像琴棋书画,是高雅的,都可以成为士大夫的通行证。

嗯,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但是关于吃,原文是说王一生饿了好几天然后大吃一顿的么?好像不是吧,只是说他经历过饥饿,此后对待食物就非常珍惜,不是饿成了这样吃,而是一贯如此。这也是深知食物的可贵才会如此虔诚的呀。

王耶非耶,还是看对王的理解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0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几个可贵之处:1.敢于质疑“经典”,勇气可嘉。将之概括为“武侠小说式”的老套路线是贴切的。2.把王一生赢完棋后没说完整句话的情节与《红楼梦》里林黛玉死前未说完整句话的情节对举,让人隐约感到阿城所继承的传统。3.作者对是“棋”而不是“美食”、“裁缝”的行为成为阿城的书写对象有很有意思的观察。“阿城的《棋王》横空出世,也许是在寻找古士大夫人文情结的根吧。”80年代初是知识分子重新变得重要的时候,“棋”成为一种合乎想象的载体。这类似于当时的流行小说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里,女主人公一生暗恋的是一个“老干部”而不是别的什么阶层。小说这么写,和当时为老干部平反的社会现实是暗合的。《棋王》的流行,也和知识分子文化重新上位有关。4.用“游侠”来概括王一生比较贴切。5.“眼中放光,常让我想到:深夜,古森林中,狼群盯着猎物时的眼神。这倒显得咱主人公找人下棋跟找猎物似的。”这个联想有意思。
    同时,问题也同样突出:1.错别字比较多,希望能注意校对;2.自己树立一个靶子,自己批驳自己,但和作者和小说可能关系不大。“棋王”里的“王”,作者本意也许并不是“王者”、“王道”。说它是“王者”、“王道”是你自己说的,你自己树了这个靶子,又自己批驳了自己。这是写论文爱犯的错误。这样使我们往往触及不到真问题,而是在外围绕圈圈。“棋王”可能只是个带有调侃、戏谑的说法,上次讨论还有同学也说到,可能只是“意之王”,也可以作“象棋冠军”理解。并不一定就是“王者”的意义指向。3.有“为辩而辩”的倾向。就像两支辩论队,本来内心也知道对方的观点也有道理,但是因为己方选择的是这种观点,所以就要为这个观点网罗所有有利的证据或把所有的证据往自己的观点上理解,这样往往会妨碍对世界的全面认识。要多变动观察的立场和角度来想问题。
    加油,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0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2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1-3 0:46:35的发言:
5.“眼中放光,常让我想到:深夜,古森林中,狼群盯着猎物时的眼神。这倒显得咱主人公找人下棋跟找猎物似的。”这个联想有意思。

嗯,我当时看到这句的时候也觉得很有趣。

小即老师点评得真好,嘻嘻~

主题帖加精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4 22:51:2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1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1-3 0:46:35的发言:
    这篇文章有几个可贵之处:1.敢于质疑“经典”,勇气可嘉。将之概括为“武侠小说式”的老套路线是贴切的。2.把王一生赢完棋后没说完整句话的情节与《红楼梦》里林黛玉死前未说完整句话的情节对举,让人隐约感到阿城所继承的传统。3.作者对是“棋”而不是“美食”、“裁缝”的行为成为阿城的书写对象有很有意思的观察。“阿城的《棋王》横空出世,也许是在寻找古士大夫人文情结的根吧。”80年代初是知识分子重新变得重要的时候,“棋”成为一种合乎想象的载体。这类似于当时的流行小说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里,女主人公一生暗恋的是一个“老干部”而不是别的什么阶层。小说这么写,和当时为老干部平反的社会现实是暗合的。《棋王》的流行,也和知识分子文化重新上位有关。4.用“游侠”来概括王一生比较贴切。5.“眼中放光,常让我想到:深夜,古森林中,狼群盯着猎物时的眼神。这倒显得咱主人公找人下棋跟找猎物似的。”这个联想有意思。
    同时,问题也同样突出:1.错别字比较多,希望能注意校对;2.自己树立一个靶子,自己批驳自己,但和作者和小说可能关系不大。“棋王”里的“王”,作者本意也许并不是“王者”、“王道”。说它是“王者”、“王道”是你自己说的,你自己树了这个靶子,又自己批驳了自己。这是写论文爱犯的错误。这样使我们往往触及不到真问题,而是在外围绕圈圈。“棋王”可能只是个带有调侃、戏谑的说法,上次讨论还有同学也说到,可能只是“意之王”,也可以作“象棋冠军”理解。并不一定就是“王者”的意义指向。3.有“为辩而辩”的倾向。就像两支辩论队,本来内心也知道对方的观点也有道理,但是因为己方选择的是这种观点,所以就要为这个观点网罗所有有利的证据或把所有的证据往自己的观点上理解,这样往往会妨碍对世界的全面认识。要多变动观察的立场和角度来想问题。
    加油,努力!

你看的版本是不是和上边的不一样,我好像没有看到与林黛玉的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13: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远,这一点文章里的确没太提,只有结尾提到了“黛玉式的死”。我可能是凭课上发言得来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7:22 , Processed in 0.0586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