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普世价值”,这和剩翼的“是否正确”应该不冲突。 标准的确立,最重要的应该是参照,经过约定俗成之后,这个刚确立的标准就转化为常用的一般参照。陈寅恪的价值不会因为几个流氓的评价失去应有的光芒,自然不须为之头痛。找到了正确的参照,我们的评价也许更正确一些。 人人都有评价的权利,我觉得不能说谁的评价就是正确,谁的评价就是错误,人们在表达瞬时的个人感受时,并不经过是非判断。至于三缄其口或是口无遮拦,我们在做出评价的时候,不妨同时给出参照(和白水老师说的前提还有些出入),这样的话会更方便讨论和交流吧。 最近看到庄子的一段话,觳觫非常。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绝杀公认的标准来避免纷乱和事故,真是惊悚。 芒夏你那位老师,他从中受益了,和制度有漏洞不矛盾啊,特别完善的制度怎么会允许投机倒把的存在呢?一边教唆自己的学生参与黑市,一边叹息老百姓的风险,此等言行,止增笑耳吧,不过这笑也应是很无奈的,可能世界就是这个烂样子。 不反对人有欲求,但不择手段总是让人很担心,听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占有信息就抓住了胜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好,不需要考虑太多。总之就是很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