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7-16 10:11 发表 四年前的帖子,居然现在才看到。四年前读一首诗,赏析,讨论,四年后又能继续读,赏析,讨论,这正应了那句话,水云间这里每个帖子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许在沉睡,但随时可以唤醒。最后,四年前的这篇文字,居然 ...
谢谢白水老师~
我翻出好几个老帖子白水老师都说才看到,看来有段时间看帖子也不细呀。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7-10 23:32 发表 这个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说过好多次了,可见自己对小即哥哥的启发实在太少,只能老摁着这个说。。。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4-7-11 10:20 发表 八十年代初的顾城似乎受到西方作品的影响,这组诗都用意象呈现刹那的感受,短小精干,含蓄隐忍,这都是意象派的特点,当然意象派也是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弧线》是更典型的作品。《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拜伦有《 ...
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是朦胧诗的典型特点,也是顾城早期诗歌的特点,比如《小诗六首》(包括《弧线》)。现代诗人里艾青的诗是非常典型的意象诗。后期顾城已经远离了意象阶段,这首《来源》里的名词似乎不宜作“意象”解,它们背后没有一个定向的深层含义。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7-17 23:25 发表 后期顾城已经远离了意象阶段,这首《来源》里的名词似乎不宜作“意象”解,它们背后没有一个定向的深层含义。
原帖由 寒凝 于 2014-7-17 13:29 发表 谢谢白水老师~ 我翻出好几个老帖子白水老师都说才看到,看来有段时间看帖子也不细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0:08 , Processed in 0.0568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