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耳

[原创文字] [原创]作文:我与世博(欢迎大家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1-10 22:16:31的发言:

症结可能就在这里。其实真正能打动的人,是最朴素的叙事,用抒情笔法去叙事,本身就可能事倍功半,再加上因字数限制,全是概述式的排比,自然也会影响到它的表达效果。如果上头要的就是这类文字,那么作为应景文字,写成这样也算可以了,也不必太纠结了。

哎,这句话回味无穷啊。。。又来翻出看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而知新,一路看下来,又有一种温暖涌动在孤单的深夜里。

 

看后又一次觉得,叙事为上,小事为好,饱含感情,真意流露。可是,今年的题目是“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而我们平时的工作接触不到人民群众。。。下面贴的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忽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9 0:16: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绽放在人民的心田

有一种红

为你而怒放

红岩峰上红梅花

 

有一种白

因你而皎洁

白公馆里白玉兰

 

有一种黑

缘你而深邃

渣滓洞中黑眼睛

 

你是

人民的儿子

你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红岩,在白公馆,在渣滓洞,红色之旅宛如一根红线,萦绕着先烈们如花的青春,缀联起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血脉。“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多么简单朴实的话,道出了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无限情怀。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九十年的波澜画卷一次又一次描绘,只有扎根在人民的心田,共产党人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人民好比土地。她是万物之基。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土地的滋养,就没有百花的灿烂;没有根据地红嫂的奶水,就没有长城内外星火的燎原;没有全国群众的送子送夫,就没有百万雄师的势如破竹。她是力量之源。她既饱含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涛涛之水,她也怀揣能温暖众生又能焚灭一切的熊熊地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毛主席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现在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在革命的征途上、在建设的季节中、在改革的春天里,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勒紧裤腰带支持党和国家度过了自然灾害的艰苦三年,是人民群众敢为天下先在小岗村的承包书上按下了改革开放的红手印。

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只有跟人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红岩上的红梅花,无畏风雪,鲜红绚烂,那是为了群众而视死如归的烈士们的颗颗红心;白公馆里的白玉兰,纯洁灵透,朴素温馨,那是相信群众而不惧酷刑的英雄们的一身正气;渣滓洞中的微光,由弱变强,冲破黑暗,那是依靠群众普照神州的炯炯有神,是依靠群众攻艰克难振兴中华的智慧之光。

先烈已逝,薪尽火传。时光的变迁改变不了种子的追求,只有人民群众这片永恒的沃土,才能孕育出种子的生生不息。作为新世纪的一颗红色种子,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人民的心田,像红梅花一样绽放!心中怀揣党和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风里,雨里,居委会中,急难险重面前,我是党员,我向人民群众报到!

在人民的心田,像白玉兰一样绽放!大上海的机关干部,要像市花一样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向郑勇、张浩、费兴耀、吴明山等先进典型学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益的纯粹的人,绝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厚爱和期待。

在人民的心田,像智慧之花一样绽放!善学善思善干,自重自警自律,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迎合上级,不讨好下级,把工作当事业创先争优,做作业成作品精益求精,充分发挥联络制度联络感情、推动工作、服务基层的实在作用,定位准确,有为有位,重心下移,将心比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有深度、有厚度、有高度、有力度,向着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标杆前进,前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9 0:33: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0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1-6-8 23:53:43的发言:

温故而知新,一路看下来,又有一种温暖涌动在孤单的深夜里。

 

看后又一次觉得,叙事为上,小事为好,饱含感情,真意流露。可是,今年的题目是“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而我们平时的工作接触不到人民群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9 0:04:33编辑过]

 

今天下午,不,应该说是昨天下午了,还曾感叹,也许是自己老了,已经看不下学生大段抒情的文字了,只想看一点朴实无华的故事,以前曾有位学生跟我说过,叙事是最好的抒情,这话我现在十分认同。最近在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是央视记者柴静的一段演讲,你不妨看一下,看看她那种方式,对你写今年的这个题目有没有帮助。

 

还有,我还是主张修辞立其诚的。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还是写这类“应景”文字,在开口之前,在下笔之前,首先要认真地体会你这个选题中的道理。即使不是百分之百地同意,也要多体会你认为它有道理的那一面,也就是说,你得先说服自己,事情它就是那个样子,或至少它有那样的一面,那一面是真的值得肯定的,只有先这样打心里转变过来了,然后才不会“别扭”,行文才能有一股充沛自然的气,才会有它的力量。

 

两点意见,供你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么晚了,早点睡:)

从小为了应试,没写过什么记叙文。占过不少小便宜,不过到头来吃了大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0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为你了,一下飙到这样的高度。历年高考的一些应试题,我也看得很头疼。今年还有命题让写“中国崛起的特点”,唉,不知考生们怎么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16: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6-9 0:16:51的发言:

 

今天下午,不,应该说是昨天下午了,还曾感叹,也许是自己老了,已经看不下学生大段抒情的文字了,只想看一点朴实无华的故事,以前曾有位学生跟我说过,叙事是最好的抒情,这话我现在十分认同。最近在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是央视记者柴静的一段演讲,你不妨看一下,看看她那种方式,对你写今年的这个题目有没有帮助。

 

还有,我还是主张修辞立其诚的。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还是写这类“应景”文字,在开口之前,在下笔之前,首先要认真地体会你这个选题中的道理。即使不是百分之百地同意,也要多体会你认为它有道理的那一面,也就是说,你得先说服自己,事情它就是那个样子,或至少它有那样的一面,那一面是真的值得肯定的,只有先这样打心里转变过来了,然后才不会“别扭”,行文才能有一股充沛自然的气,才会有它的力量。 

这个演讲看了,很感动。缺憾就是氛围凝重,对受众要求过高。但是叙事方式确实很好,也没有慷慨激昂和连串抒情议论。也比较有层次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13:38 , Processed in 0.06587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