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叶萍在2010-11-25 13:29:57的发言:
我自认为是一个骨子里爱看书,但表面不爱的人,很矛盾。 我不常去图书馆,但我很喜欢那里边氛围。不爱去是因为每次一进去,就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我曾想把那里边所有我能看懂的书,在剩下的这几年都看完,哪怕只是三分之一也好!可是我知道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或许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敢这样做吧!总是感觉自己困于读书之外的事情太多,繁杂却并不一定能真的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每每有这样的感觉之后,我都会手足无措,想率性抛开那些琐事,沉下心来在书本里追寻心中澎湃的感觉,可是我却有种无能为力的心情。我想,是不是我自己没有努力,想读书的那种渴望并不那么强烈呢? 还记得高中三年为高考拼搏的日子,一周七天,八天有课!那种感觉很累却很充实。可我喜欢的并非是这充实,而是周四晚上三节连上的语文自习。还记得当时多么憎恨老师“充分利用”时间,让我们做那些万恶的试卷,恨到牙痒痒,那种差不多快要掀桌子摔凳子的感觉……那个时侯真的好希望就那样捧着一本杂志,甚至是一本语文阅读教材,语文书也行,谁也别想来打扰! 呵呵,真的是越长大,越感觉时间在后边用鞭子抽打着自己,永远的忙碌,永远的不停歇,接着永远的疲惫……
很理解你的感觉,人总是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来做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比如考试,比如开会等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只能接受了;何况,那些不喜欢的事也是的生活的一部分,也值得我们去体味;安静读书、不受人打扰令人向往,完成各种实实在在的事务、琐事,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生体验。 还有,只要你有意识地掌控,想读书总是有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