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屋子

[思 想] [转帖]感官与方法——读贡华南《味与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1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12-24 23:10:25的发言:

楼上是否可以贡献一两本非常权威的字源工具书?谢谢。

当代学者中,老一辈研究同源词最好的参考是:陆宗达先生、王力先生、王宁先生、王凤阳先生。

年轻学者有几位的专著可以参考:

张希峰《汉语词族丛考》、《汉语词族续考》,巴蜀书社。

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商务印书馆。

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

前一部类似同源词类聚,后两部主要是探讨理论,但有很多例证。

提醒:因为同源词的判定很危险,所以在看任何一个系联的时候,最好还是能有自己的判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7 11:54: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字源与词源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1-1-17 13:04:54的发言:

谢谢。

字源与词源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呢?

简单说,字源(也可以叫“形源”,以和传统字源学的“字源”区别)是讲构字理据的,即一个字如何根据意义(本义)构造形体;词源是讲构词理据,即一个词的音义如何结合。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字源常常能证明词的本义,而本义又和词源有关。这也是容易把字源、词源混淆的原因。

这个问题恰好今天和远风谈到,我们讲了十来分钟,觉得里面还是有点儿复杂,因为涉及语言文字的联系区别,涉及汉语“字”“词”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如果要书面详细解释,恐怕需要比较长的篇幅,也不知道能否说清楚。

所以,很抱歉,如果屋子觉得上面的解释不够,我们可以开会见面时再进一步探讨。

推荐一本训诂学的理论书:

《训诂学原理》,王宁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里面有远风、屋子二位都用得着的东西。

如果想看更基础的,可以找这本教材:

《训诂学》,王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22:27: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0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哲学一知半解,只从感觉上说,西方强调“视觉”vs中国强调“味觉”有道理。西方的理性思维更具有形而上特点,强调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看”),而中国的理性则是一种实用理性(李泽厚语),即“民以食为天”,因而喜欢用味觉来形容事物。再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视觉是最重要的一种感官功能(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嘛),远远超过味觉,所以德里达也说“中国没有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05:36 , Processed in 0.0587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