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我前面引用的《源氏物语》那两段,第一段是天皇写给源氏外祖母的书信,丰子恺译得非常典雅,我以为这是符合天皇身份的,而林文月译得文白夹杂,似有不妥。
第二段的“空花泡影”四字带有很浓的佛教色彩,这与原书的色彩是一致的,而林译就没了这种感觉(当然我没对照原文,不知哪种更准确)。
不可否认,林文月的日语和文学功底都很强,但我认为,丰子恺先生的古典功力以及对佛教和音乐、绘画的精通带给他一种无人能及的境界。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3-2 11:53 发表 我前面引用的《源氏物语》那两段,第一段是天皇写给源氏外祖母的书信,丰子恺译得非常典雅,我以为这是符合天皇身份的,而林文月译得文白夹杂,似有不妥。第二段的“空花泡影”四字带有很浓的佛教色彩,这与原书的 ...
我没有关注哪个译本更好,倒是对另一个问题更感兴趣:同一个林文月,《枕草子》偏典雅,《源氏物语》反而半文半白,后者的“娇媚”(你所说的新文艺腔)和前者的“持重”反差颇大。这和她对这两本书原日文语体风格的理解是不是有关系?有人的译文文风永远一致,一招走遍天下,不管面对什么风格的原著。有人则可以自由转换,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原谅歪楼了~我的专业病犯了~:P
原帖由 子非鱼 于 2012-3-2 13:12 发表 我没有关注哪个译本更好,倒是对另一个问题更感兴趣:同一个林文月,《枕草子》偏典雅,《源氏物语》反而半文半白,后者的“娇媚”(你所说的新文艺腔)和前者的“持重”反差颇大。这和她对这两本书原日文 ...
我记得以前讨论过《枕草子》翻译的问题,看这里:
http://www.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910&extra=&highlight=%D5%ED%B2%DD%D7%D3&page=3
为了你这个风格问题,特意去看了林文月《枕草子》译本的前言,我总结风格变化的原因如下:
《枕草子》是在译完《源氏物语》10年之后,在译这本书前,她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对这本书文体的研究。她总结《枕草子》的风格是“简劲敏锐犀利”(甚至有人认为受了李商隐《杂纂》的影响),所以我猜想她许多地方因此用了更简省的文言。林文月毕竟是专家学者,所以考量与翻译家不同。
这么说来,林也许更专业,不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周作人风格好像更柔软和女性化一些。哎呀,这真是说不好啊,有人觉得林文月译《源氏物语》比丰子恺强就是因为她的翻译风格更接近女性作家呢。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3-2 15:36 发表 我记得以前讨论过《枕草子》翻译的问题,看这里: http://www.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910&extra=&highlight=%D5%ED%B2%DD%D7%D3&page=3 为了你这个风格问题,特意去看了林文月《枕草子》译本的前言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5:20 , Processed in 0.0503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