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3|回复: 2

[历 史] 李零:维铮先生二三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1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 零

  朱先生性格强烈,浓茶烈酒猛抽烟。他走了,怎么纪念好呢?我把我残存的记忆搜罗了一下,很想与大家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上海还有这样一位立场分明的先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一)近些年,三次去上海,我都去看过朱先生。一次是《上海书评》赏饭,在什么地方,没记住。当时我说,我正在读《顾颉刚日记》。于是书评编辑说,他可以买一套,送给朱先生,请朱先生赐文。后来,果然有朱先生的文章登在《上海书评》上,对顾先生阿蒋颇有微词,一时舆论哗然。另一次是我到复旦演讲,复旦大学出版社请客。临走,朱先生说,下次来上海,我请你到家里喝酒。第三次也在复旦大学,中西书局请客。每次我都带书给朱先生,朱先生也送书给我。最后这次,我知他得了大病,特意去看他。席间,他谈笑风生,依然故我,该骂照骂。我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

  (二)说实话,我和朱先生一点也不熟。早先,我们有过通信,好像是为了帮我出《中国方术考》,推想大概在1990年前后,但没见过面。后来,在香港见过,近一点,大概总在新世纪吧。那次是在城市大学看郑培凯办的一个展览,内容好像和瓷器有关。我们在一块儿聊天,很愉快。朱先生治经学史和近代思想史,和我的学术方向不太一样,但有件事,我们心灵相通。我们都看不惯1989年后风起云涌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热和尊孔读经风,以及肉麻吹捧大师,有如大师转世、附体显灵的所谓学术史,被人视为欺师灭祖。我挨骂,他也挨骂,同是天涯挨骂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骂人我不听,我爱听朱先生骂人。

  (三)朱先生的名作是《走出中世纪》。我记得,李学勤先生在刘东家演讲,听众是一个号称国学所的小圈子,当时年轻,还想扎堆,后来成腕,也就散了。我是被葛兆光拉入这个圈子的。刘东命我整录音,我和魏赤反复倒带,几乎把录音机搞坏。稿子整出来,很长,一半是李先生的高论,一半是大家的讨论。我把稿子交兆光,兆光交《中国文化》。刘主编梦溪把讨论部分统统删去,少了一半。李先生圈掉可能得罪人的话,又少了一半。刘主编请加标题。李先生说,朱维铮先生不是有本书叫《走出中世纪》吗,我的演讲就叫“走出疑古时代”吧。因为文章是我整理,李先生挨骂,我被视为李党,其他人则逍遥骂外。

  (四)朱先生的书,书名本身已表明,他是个启蒙派。“文革”后启蒙之说大兴,但什么叫“启蒙”却是一笔糊涂账。当时都说,中国应该反封建,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好像中国还在资本主义之前或之外。此说对吗?我很怀疑,但大家至少明白了一点,反正中国不在资本主义之后。现在倒好,启蒙的意思是吃后悔药。什么是蒙?先头还是“文革”之左,后来不过瘾,逢左必反,一个劲往回倒腾,往右倒腾,往蒋介石倒腾,往美国倒腾,说民国好着呢,大清朝更好,流氓都比现在有范儿。于是有那么一回,也是在饭桌上,朱先生跟他那位老同学说:蒋介石,无耻;吹捧蒋介石,更无耻。

  (五)天道轮回,恍如隔世。哪怕是不久前的事,隔不了几天,大家就记不清。每当酷暑难消,我们总是忘记了冬天的寒风刺骨,把寒冷叫做凉快。就拿上面说的“走出疑古时代”来说吧,这才多少年,现在居然有人说,那次演讲,地点在语言学院(现在叫语言大学)。我记得,当年在奥斯陆,裘锡圭先生跟我说,现在真不像话,有人居然替《古文尚书》说话,还打着李学勤先生的旗号。我说,不,李先生的演讲,确实有这么一部分,他自己删掉了。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给兆光打电话,想把整理稿的原件找出来,但《中国文化》那边找了半天,就是找不着。可见人证多重要。幸亏我还活着。

  (六)我没有在蒋介石的治下生活过,但朱先生生活过,他不但有国民党的家庭出身背景,还亲历过国共战争的血雨腥风。他是个启蒙派,没错。但他是个老启蒙派,不是现如今把五四运动和一切左翼(包括鲁迅)全都列入蒙的那种新启蒙派。他比我年长,他还有当时的国共对比,他还有鲜活的历史记忆,他还记得那首红歌,“团结就是力量……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既言一切,就不止现在,也包括过去;不止中国,也包括其他地方。我记得,《南方周末》的刘小磊请他推荐一本书给现在的青年。你猜这本书是什么?竟然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如今这个大讲“普世价值”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资本”更普世吗?马克思讲了,它就是如今的上帝。

  2012年4月10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 本帖最后由 铁西 于 2012-4-22 19:20 编辑 ]
发表于 2012-4-22 2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在台湾的那次雨夜之谈。铁西兄转这篇东西也是有感而发吧?能讲几句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2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除了对历史的态度,主要还是喜欢李零的叙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22:59 , Processed in 0.0608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