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白水

[历 史] [转帖]李承鹏:北京一场大雨冲刷出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4 1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7-24 13:29 发表  在人人网上看到一篇东西,也是拿派出所长和环卫工说事儿,来替政府辩护,但,这种辩护逻辑,好像有点问题。因为所谓体制内值得敬重的人是永远存在的,如果这可以成为替政府辩护的理由,那么任何一个政府都可如 ...

 

我不是为政府辩护,也没有能力没有义务替它辩护。我只是想说,批评政府没有问题,我们都知道政府有很多问题,很多严重问题。但是否因为它有很多严重问题,就应该对它所有的行为都不遗余力地攻击呢?我不认为政府提前组织十万大军来防灾结果却死了人是一个笑话。我认为这么讲话不负责任。我想当那些被组织起来的体制内人士历经艰险之后看到的是这样的批评时,相信他们不会愉快。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有好有坏。拉贝无法代表纳粹政府,因为他是纳粹政府中的极少数。但这些抗灾的人呢,十万人不能算极少数了吧。不能代表政府的态度吗?政府做了,没做好,或者应该做的更好,和根本没做,不应该得到同等评价。如果老是这样单方面地批评,我不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60亿的新公车我还是认为不应该拿出来说事,如果这样可以,那几乎所有的批判文章都可以用这个例子,都有关系,所有的食品问题、药品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也都有关系。文章好像不应该这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2-7-24 17:10 发表  

我不是为政府辩护,也没有能力没有义务替它辩护。我只是想说,批评政府没有问题,我们都知道政府有很多问题,很多严重问题。但是否因为它有很多严重问题,就应该对它所有的行为都不遗余力地攻击呢?我不认为政府提前组织十万大军来防灾结果却死了人是一个笑话。我认为这么讲话不负责任。我想当那些被组织起来的体制内人士历经艰险之后看到的是这样的批评时,相信他们不会愉快。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有好有坏。拉贝无法代表纳粹政府,因为他是纳粹政府中的极少数。但这些抗灾的人呢,十万人不能算极少数了吧。不能代表政府的态度吗?政府做了,没做好,或者应该做的更好,和根本没做,不应该得到同等评价。如果老是这样单方面地批评,我不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60亿的新公车我还是认为不应该拿出来说事,如果这样可以,那几乎所有的批判文章都可以用这个例子,都有关系,所有的食品问题、药品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也都有关系。文章好像不应该这么写。

 

我又仔细看了下远风兄跟剩翼兄的讨论,发现大家的分歧其实并不是很大,让兄特别不平的,是认为有人把政府提前组织十万大军来防灾结果却死了人当成笑话。但这很可能是个误解。关于组织预案,李承鹏的原文是——

 

“最新听到的笑话,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说从前天就开始组织十万大军进行预案防治了。十万大军防治,竟有十个逝去的生命,这表明我们按宏大叙事模式修建的城市有多脆弱。”

 

这里先要说明的是,李承鹏的这篇文章,产生于网络微博语境,因此语义的理解,要放到当时网络语境这个大文本里,把“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说从前天就开始组织十万大军进行预案防治了”说成是最新听到的笑话,要表达的并不是说不该预案防治,预案防治很可笑,而是怀疑这根本就是个套话。说实话,这种怀疑我也有,如真有预案的话,京港澳高速和房山会淹成那样?广渠门那里会淹成那样?野三坡当天会依然有游人而且刚出事时全凭自己逃命?如果说暴雨一开始下,政府就出动相关人员在各危险路段设警示牌,做交通指挥,或通过通讯公司向所有的人发短信,机场高速停止收费,一路绿灯,等等,那我倒是相信真的有预案。不要说这是苛求,假设一下,这场雨如果下在2008年的8月7号,北京的那场奥运就不办了?刚又上网搜了下消息源,搜到了 http://comment5.news.qq.com/comment.htm?site=news&id=32460850 ,又看了下网友评论,质疑声一片,直到现在我也没看到北京市政府在预案防治上做了哪些工作的详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该出面有个具体说明么?如果有谁家人遇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能甘心么?

 

再看李承鹏的第二句话,“十万大军防治,竟有十个逝去的生命,这表明我们按宏大叙事模式修建的城市有多脆弱”,这句话的语义,按照我的理解,好像是说“如果真有预案的话,出动了十万大军防治,还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说明城市建设实在是太成问题了”,注意,这一句的批评指向是“我们按宏大叙事模式修建的城市”,而并不是采取预案本身。所以文中这两句话的语义指向,好像不是说预案就不应该,而是——

 

1、真的有预案吗?我怀疑;
2、如果有预案,那从结果来看,也实在是做得太糟了,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怎么做的防治?
3、如果预案已经是尽全力了,那就说明不是预案不预案的问题,而是城市的基础排水建设太糟了,以致10万大军的防治也不顶事儿。

 

不知我的这个理解对不对。要言之,城市的基础排水建设被诟病,这没什么可说的,批评这个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至于10万大军的预案防治,如果真有的话,谁也没说这不应该,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支撑”“死亡人数可能不止十人”这个结论,恐怕不能靠像远风兄这样善意的理解者“我想”来得出,而是应通过政府的详细交代来证明,比如,政府应详细公布都在各处具体做了什么,何处因政府的预案防治到位,往年被淹的地方没被淹,往年高危的地方平安无恙,出现悲剧的地方因哪些特殊原因确实是政府预案无法防治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民众相信,这个花了我们不少纳税人钱的政府已经尽力了,出了事儿的地方确实已非人力所能防治,只能归结为天命了。而在这一点上,北京市政府目前还没有交出一份像样的答卷,这样说,不知远风兄能否同意?

(延伸阅读: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6/25/006810360.shtml

 

关于体制内人员的表现是否代表政府,这恐怕不能用人数的多少来推论,拉贝当时救护中国民众,也有纳粹德国跟蒋的国民政府关系密切这一背景在起作用,国民党军里也曾有不少德军顾问。所以还是要回到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当我们谈论政府这个概念、评价政府时,评价的对象和标准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说说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那就是评价政府,首先要看的是它整套的运作机制,至于运作起来后具体的一线操作人的表现,也可以作为一个因素,但不是首要因素,道理很简单,再糟糕的战争决策,也可能会有在一线英勇战死的士兵。再比如,暴雨时有某位环卫工人坚守在井盖旁几小时提醒路人,这时主要该称颂的是他个人的忠于职守,品质高尚;但如果说暴雨刚下不久所有的井盖旁都有环卫工人穿着厚厚的防雨装备(一线人员的健康和救灾风险也应该是预案中内容)到位了,提醒路人,这时该称颂的就是政府了。这样来理解体制内个人的英勇是否代表政府,不知远风兄是否同意?所以我坚持认为,集群内部成员的行为是否代表政府,这个问题有细分析的余地,不是说有政府背景,因此成员的一切高尚行为都会自动转化为政府的荣光。也因此我认为,赞扬体制内个人的英勇表现,与批评政府总体决策的失误(如果真有失误的话),这并不矛盾,事实上,在微博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一边严厉批评政府,一边颂扬、悼念英勇表现乃至捐躯者,所以如果远风兄担心的是因批评政府而伤及当时在一线作为的体制内好人,这可能是多虑。颂扬一切该颂扬的,悼念一切该悼念的,谴责一切该谴责的,这不矛盾。如果远风兄能如前所述证明何处因政府的预案防治到位,往年被淹的地方没被淹,往年高危的地方平安无恙,出现悲剧的地方因哪些特殊原因确实是政府预案无法防治的,政府的预案已经尽力了,出了事儿的地方确实已非人力所能防治,只能归结为天命了,如果能证明这些,我愿意将政府的预案归到该颂扬的那个序列里。

 

最后,远风兄又提出,“60亿的新公车我还是认为不应该拿出来说事,如果这样可以,那几乎所有的批判文章都可以用这个例子,都有关系,所有的食品问题、药品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也都有关系。文章好像不应该这么写。”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还是这样,经费的总量是固定的,因此经费的分配,就是一个零和博弈,此处增,它处必有减,如果这个前提没错,那么何处该增何处该减,就应该依民意而行,就应该对民众有个交代。花纳税人的钱购买的60亿新公车,到底跟民生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个问题没有个像样的说明并得到民众的认可,那么我是同意“几乎所有的批判文章都可以用这个例子”的,因为在前面说的那个零和博弈的前提下,它的确和食品问题、药品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都有关系,后几者都有可能因前者经费的使用导致投入的相应减少(各个地方县市因三公消费而导致教育经费不足的事儿还少吗),只要这个前提没有错,那么文章这样写就不算错。这是我的看法,我感到疑惑的是,何以远风兄坚持认为60亿新公车就不该拿出来说事,理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虛空捕風 于 2012-7-23 21:33 发表 人人网上这篇文章被删了,所幸在这里有读到了~~感谢

 

在人人网上还看到一篇文字,变相点名批评李承鹏这篇文章,说法是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泛政治化。我的评论是,北京暴雨后的灾难,是不是个泛政治问题,我不知道,但李的这篇一家之言,一再被和谐,不知这算不算是一个泛政治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2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香港從八號颱風掛到十號颱風,雖然沒有北京暴雨情況嚴重,十號颱風上次出現也是13年前了。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12級大風,最多300mm降水,香港做了什麽:1.天文臺提前2小時風球預警,大部份公司提前下班。2.機場每个乘客可以凭登机牌到麦当劳等4家餐厅任点不超过75元的食品,24小时营业。3.東鐵因樹木倒塌停駛,因大風未能安排接駁巴士,每位乘客獲賠200港幣。4.電視臺隨插播預警。5.巴士公司仍保持有限度服務。

我想說,香港的各種天氣預警真的做得非常好,及時又詳細。八號颱風最嚴重時,廣播里每十五分鐘有詳細的天氣預警和對市民的指示,巴士公司甚至有加班車。
今天還聽到新聞說有議員批評地鐵公司未能及時反應,為旅客安排巴士離開,希望下屆政府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這種時候會覺得住在香港很安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2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7-24 19:31 发表  我又仔细看了下远风兄跟剩翼兄的讨论,发现大家的分歧其实并不是很大,让兄特别不平的,是认为有人把政府提前组织十万大军来防灾结果却死了人当成笑话。但这很可能是个误解。关于组织预案,李承鹏的原文是—— ...

白水兄的分析有理,比我单纯的感觉要有力得多,我接受你的观点。从你讨论的预案细节来看,60亿用在这里也说得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21: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2-7-24 20:23 发表 昨天香港從八號颱風掛到十號颱風,雖然沒有北京暴雨情況嚴重,十號颱風上次出現也是13年前了。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12級大風,最多300mm降水,香港做了什麽:1.天文臺提前2小時風球預警,大部份公司提前下班。 ...

香港做的的确比我们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0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回复远风兄的帖子,看到白水兄已经很仔细地分析了,我想说的也大部分在内。 此外,容我补充几句。一是远风兄关于“政府如果怎么做得到的都是批评,可能就什么都不做了”的想法,我觉得这不必忧虑。我所说的吹毛求疵与“怎么做得到的都是批评”还不是一个意思,只是强调要尽可能严格要求政府,使其满足公民要求,如果政府所作所为的确令人找不出一点纰漏,当然批评就无从谈起。但从公共管理的实践看,任何一政府在称得上大事的处理上,很难找到完美无瑕的例子,总有可改进的空间。另一方面,如果希望靠容忍政府的错误、失误而使政府感受到公民的激励和宽容,从而自觉改进服务的话,恐怕相当危险;此外,说不必忧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如果真的因为公众的批评太多而放弃作为的话,那么它将只有一个命运,倒台。我这当然是就成熟的公民社会而言,至于中国的状况,大家都知道,不过即使在中国,政府可能防民之口,但却仍旧难以真正一点都不作为,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政府不傻,知道后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施政其实不只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其内在需求,做好事,做坏事,一样都有一个权力确证自身的过程,权力只有被实施,政府的存在才具有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不会有全无作为的政府。总之,政府是个理性机器,绝不会像百姓掐架,一赌气就谁也不理谁。 二是关于谁骑在谁头上的问题。首先说公民对于政府不会只有骂这么简单,在民主社会,选票是个很重要武器,单看竞选者对选票的重视,就知道这武器力量绝对不弱。但公民开骂绝对是促使政府改进服务的必要手段,简单点讲,就是你敢不接受批评,我就把你选下去,就这样。如前述,这当然是民主社会才有的事。至于远风兄所说骂的人会成为新的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被骂者,我觉得很正常,问题不在于谁去当政,而在于可不可能永远当政,远风兄所说,我想恰恰是一种正常状况,还是那句话,对政府不满,骂之,不改,换之,新上来的也不行,就再骂之,换之。这就民主政治的一个简单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2-7-25 01:40 发表 本来想回复远风兄的帖子,看到白水兄已经很仔细地分析了,我想说的也大部分在内。 此外,容我补充几句。一是远风兄关于“政府如果怎么做得到的都是批评,可能就什么都不做了”的想法,我觉得这不必忧虑。我所说的 ...

剩翼兄所说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目前能想到的较理想状态了,希望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需要很多人努力,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应该是非常重要。只有相当数量的民众都认识到这一点并愿意为之努力时,才有可能迫使政府产生根本的改进。而这方面,进步好像还比较缓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2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2-7-25 12:04 发表 剩翼兄所说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目前能想到的较理想状态了,希望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需要很多人努力,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应该是非常重要。只有相当数量的民众都认识到这一点并愿意为之努力时,才有可能迫使政 ...

是这样的。话说回来,别看我在这里说民主的种种妙处,但就中国的情形,我其实是颇悲观的,近些年尤其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0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看看政府的作为,再看看民间陆续披露的一些细节,枉我还替他们考虑。居然还有脸提捐款。这个世界真的需要大雨好好洗刷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7:01 , Processed in 0.05511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