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88|回复: 8

[语 言 学] "髪"、“發”與“发”的關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 1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在寫“發”的時候,突然想起,頭髮的“髪”和發現的“發”簡化字都是一樣的“发”,覺得很奇怪,上網查了下。順便貼過來。 [ 本帖最后由 灵儿 于 2013-2-2 12:59 编辑 ]
发表于 2013-2-3 0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帖的这两个链接貌似进路相反啊,该信哪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3: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3-2-3 00:34 发表 你帖的这两个链接貌似进路相反啊,该信哪种?
        是呀,完全相反啊,不知道哪个先变的。缘木求鱼都打烊收摊过年了,我也没了信仰指向啦。。。今晚再慢慢看看,不过第二个链接那个敦煌字挺好玩的,一半草书不认识啊,哈哈~~底下网友的意见可以过目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2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灵儿!

看了两个链接,第二个更清楚更站得住脚。第一个问题较多,粗看了一下,主要有两个:第一,頭髮的“髪”不可能是会意字,金文时期应是个合体象形字,我们以前说过的“冒”(“帽”的本字)、“眉”都属于这种象形,即字形不只是个象形符号本身,而是还有一个表示意义的成字符号,合起来指明所象之形。第二,把頭髮的“髪”和發現的“發”两个词引申系统混同在一起比较混乱,好像两个系统合一了,容易给人错觉。它们是两个词语,各有意义演变系统,只不过简化汉字阶段字形变得完全相同。豆瓣那个链接中把“發”簡化字形来源归于王羲之笔下的草书形体,是可靠的,不少现代汉字简化字形来源于草书,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里發現的“發”列出的也是王羲之的字形,跟豆瓣展示的《择药帖》字形基本相似,只是起笔略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0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2-15 23:03 发表 谢谢灵儿! 看了两个链接,第二个更清楚更站得住脚。第一个问题较多,粗看了一下,主要有两个:第一,頭髮的“髪”不可能是会意字,金文时期应是个合体象形字,我们以前说过的“冒”(“帽”的本字)、“眉”都属于 ...
         哦,這樣啊,謝謝木蘭老師的解答。借問一句,草書的筆劃省略通常都有依據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8 2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灵儿的帖子

写草书是有规律的,一般依据名家的写法,比如王羲之的、孙过庭等等的字形,需要练习和记忆,有不少书法理论家不断在总结草书规律和理论,指导学习者实践;但书法是艺术,最强调个性,尤其是草书作者,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求新求变。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千字文》序言里就总结了他学草书的过程:“余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两三年间,可以执笔。此非妄言,实含至理;有志竟成,功在不舍”,“仅记一字”,我想指的就是名家字形中比较优美、常见、喜爱的那个形体;勤学苦练加上钻研深思,学草书跟学别的技艺一样。

咱们这里我知道的,屋子老师有实际书写经验(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 ... %CE%DD%D7%D3&page=7 ),从链接上看得出你对书法很感兴趣,可以重温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2-18 22:59 发表 回复 5# 灵儿的帖子 写草书是有规律的,一般依据名家的写法,比如王羲之的、孙过庭等等的字形,需要练习和记忆,有不少书法理论家不断在总结草书规律和理论,指导学习者实践;但书法是艺术,最强调个性,尤其是草书 ...
       嗯,剛看了下,很多圖不知怎麼打不開了。
       行草強調個性,那如果按本帖的例子,髪因草書簡化為“发”,再被推廣,那就是個性被整體承認了,哈哈
       書法里最不愛練楷書。四年級以前,我的硬筆字都是標準筆劃,工整大方,經常被表揚。四年級下開始厭倦了四平八穩的低效率,擅自潦草了起來。中學時出板報,字一直備受爭議。大部份同學還是喜歡的,師長那兒得到的肯定不多。初三暑假長,媽媽拖著我去附近一個有名的伯伯那兒雕琢,從毛筆楷書練起。我真是沒練楷書的天賦,兩個月下來只練會了握筆,軟筆字相比其他孩子並不突出。暑假末,伯伯知道我一上高中不可能再寫字了,於是教我幾個常見的行草書寫,並以教會我一筆成行的《楓橋夜泊》作紀念。這下完了,我一下喜歡上行草,這首《楓橋夜泊》我也是一學就會,至今未忘。
       高一后我的硬筆和粉筆字基本上每天都在蛻變,每一期板報字體都不一樣。後來我開始體會這種紙面上濃縮的行為藝術,它本和武術、舞蹈、體操無異,只是限於使用工具的婉約,更大地發揮了腦力思考,縮小了體力消耗。同時我也理解了,很多東西苦練是練不來的,尤其是這種方寸間的格局,技藝高低其實是思維活躍程度的直接體現。一個腦子很活躍的人,學習東西會更有優勢,能領略到的程度也更高。
       另外,書法里最喜歡一個名詞,“灰白”,意猶未盡的美感:)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独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14: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上课,看着韩国学生一笔一划地写她们汉名中的鄭、慶、權、盧、韓、藝、禮等字时,真心觉得咱们推出简化字还是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2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白水 的帖子

是啊,简化汉字是个好政策,我们都是受益者,可惜很多时候都已对此习焉不察。咱们论坛使用繁体字的两个小会员,灵儿和清和,每次看到她们打出的“木蘭”两个字,我都会端详半晌,不是自恋,而是实实在在觉得自己很轻松,“蘭”字可以只用看而不用写,只做欣赏而不必使用;“兰”字字形多好,简单明了,连个“折”划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0:52 , Processed in 0.0727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