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在看一本新闻学方面的书《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读到第四段的时候发现作者总结的这几点问题,和书中谈到的很多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问题在新闻报道中也同样存在。 一是:作家成了沉默者。 对某些棘手的、敏感的问题,众多新闻工作者也选择了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或是刻意选取某些视角,避讳某些内容。 第二是:文学三心二意,乖巧无比。 新闻工作者的“乖巧”常体现在其新闻报道的“中立”(neutrality)与“平衡”(balance),但更多新闻事件反映出的却不应是中立、平衡的视角。
三是:作家抛弃了人民。 书中提到新闻工作者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即为“loyalty to citizens”。 五是:文学不再是思想的产物。 新闻报道中亦常出现复制、改写、润色现象,大大降低了其价值。 四是:文学的商业化势不可挡。 新闻报道中商业化也是很大的问题,此外还受到政府、财团多方机构、势力的影响。
六是:写作更困难。 新闻讲求时效性,但亦有众多新闻需耗时的“深度报道”,书中写到众多普利策奖获得者利用数年时间深入某些地域、群体,最终完成其报道,多发人深省。 另,这篇文章中提到“在这样的读图时代,你很难把读者拉到字里行间和一本书里”,读到此处想到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 “There is nothing more scary than to say to someone, “There is a snake behind you.” That is so much more powerful than to show them the snake.”“读图时代”确是对文字书写带来很大影响,但图与文字,还是会通过不同形式传递信息,带来不同效果,从而给人以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