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小即

[原创文字] 行香子作品:阿乙采访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9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19 20:22 发表  自省的精神,坦荡的态度...
这个你不说我也看出来了,从你平日待人的态度,我想大家也是因为知道才会这样对你直言不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9: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阳柳 于 2013-7-19 20:47 发表 这个你不说我也看出来了,从你平日待人的态度,我想大家也是因为知道才会这样对你直言不讳。
呵呵,平日里不都是这么讨论的嘛。这次好像因为考试,大家都好紧张。其实没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20: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斐然,质地愈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06: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19 20:22 发表 老师干嘛一副我想太多的样子呀。我优点不多啦,但这方面绝对可以放心,自省的精神,坦荡的态度,我都有哦。
是说回帖的时候不对吗。那是按捺不住想上来玩了啊。这折磨人的考试,真受不了了
 
没有觉得你想太多,就是觉得马上要考试了,有点奇怪你何以还分出神到这里来。前一段时间大家小聚,我本说要叫上你,小即兄就说你要准备考试,这考试非常关键,所以还是不要叫你分心为宜。现在看,还不如让你出来,跟大家聊聊,放松那半日,倒可能更好。好在现在暂时可以放下了,好好休息几天,过几天可以跟大家一起健走什么的,一些话题,走路时可以接着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07: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7-21 06:12 发表   没有觉得你想太多,就是觉得马上要考试了,有点奇怪你何以还分出神到这里来。前一段时间大家小聚,我本说要叫上你,小即兄就说你要准备考试,这考试非常关键,所以还是不要叫你分心为宜。现在看,还不如让 ...
因为生病生得好暴躁,所以想说上来散散心。
呵呵,其实小即老师是对的啦。那个时候应该在上补习班,大学朋友聚会,那时也推掉了。我这样郑重,倒并不是说考试本身怎样,而是一旦考试失败,我将面临的是更加艰难的境地。现在果然面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 0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复习之余,在读罗宗强先生的《唐诗小史》。他写初唐,先提到南朝绮靡诗风,“视野狭窄,感情纤弱,辞采华美”。一读即冷汗涔涔。诸君几度说到的“用力的危险方向”,方才了然。华饰雕琢,绮错婉媚,错彩镂金,云云——不自觉间,原来落到这步境地了。


尽管不愿承认,“过度追求形式”这样的问题却是早就存在的。文字是面可怕的镜子,作者的一切缺点纤毫毕现。雕琢无非是夸耀,绮错无非是虚荣。说白了,都是自恋心理的写照。南朝人这样,我也这样。大概“视野狭窄,感情纤弱”,才有这百无聊赖的病态。


想来既羞愧,又伤心。想我从前心心念念可是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天天叨念曹子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大谢“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小谢“圆美流转如弹丸”,怎么就滑到颜延之“错彩镂金,雕馈满眼”的路子里去了呢。“颜终身病之”,话说我还暗暗笑过他呢。唉。


最初发觉文字是好玩的。模仿任何一种文字风格,都是容易的事。文言文、古白话、民国白话,跳荡来去,都很新鲜有趣。对初学者而言,这当然不必厚非。但我却很迷惘。文无止泊,因为不知哪里可以止泊。玩一玩,那是趣致,认真做起来,就成蹈袭之病了。从前的种种都有高格,可学却不可写,今白话却不能叫人满意,可写却无可学。我就是在这样的困境里。然而,怎样继承我们的母语传统(文言文、古白话及民国白话),怎样提高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创造最美的今白话,这却是当代文学的一大任务,无法回避。所以,尽管不自量力,仍想黾勉一试。


另外,也涉及审美趣味的问题。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着,每一种都觉很好,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我才落到“浅草才能没马蹄”吗。)作为初学者,并没一个固定的“我”在,仿佛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在这些可能性里,玩得乐此不疲。但渐渐明白,与其想找寻到最好的风格,不如去找寻到最适合我的那一个。原先还想追寻“深厚华滋”,但那是杜甫那样的人才做得到吧。我这样的年纪性情,应该“李白可学而杜甫不可学”。尤其深厚,非年岁阅历不可致,这是着急不来的。所以最懊恼的,还是一绮错,就难有清气。清刚也好,清壮也好,再不济,也该占个清丽。少年襟怀,就如盛唐,感情高昂,气象阔大,兴象玲珑,清水芙蓉。想来想去,从前关于语言美最初的启蒙,就是盛唐诗。迷路之后,应当重新回来。南北文学的融合,风骨辞采的并重,这些都不单单是语言的审美了,更指点着人格学识等等的修养。毕竟,“辞,达意而已”,最终抵达的境界,在意,不在辞。


初入大学,读到钱理群“沉潜十年”,我便有十年的规划。今年是第五年了。我很明晰地看到,不论愿不愿意,有心无心,学习重点都从中国古典文学逐渐转到西方文学了。果然,预示着要进入下一阶段了。当回头看到初心所在,从前的担忧可以稍微止息了。不论何时读到古典文学,仍然是最亲切的。何况,正因为一路前行,回过头来,才有新的感悟与启示。想想,真好呐。虽然如今兜头兜脸的尘灰吊子,但是略去一些调整不提,十八岁时候的人生规划竟出人意料规规整整地实现着,从来不曾偏离方向。我也可以对自己放心一点了。下一个五年,期待更好。虽然我总是像桑蚕一样作茧自缚,但桑蚕的幸福在于,蚕茧里的静默,和终将得到的翅膀。(这么炎热的夏天,我还在思考人生,真是热。不过终于想明白了,真不容易。)


最后,谢谢水云诸君。我在这里得到的所有,都最为珍贵:)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8-3 00: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4:57 , Processed in 0.0540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