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马 于 2013-10-23 11:08 发表 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辛弃疾在灵岩寺门口处决寺内和尚的细节,是在寺研究所编的《灵岩寺志》里看到的。但这里对细节把握还是有点问题,因为历史顺序是,辛弃疾活捉和尚时,还没被南宋聘用为正式的将军,只是金朝的反抗军而已。不过,这件事情之后,他回到南宋时,才被正式聘用。 第二句话:至于党怀英是否在金朝文坛里如鱼得水……看了史料,刚开始确实是大受欢迎,但后期也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贬了。这句话我写得可能还是有点想当然吧。
呵呵,辛弃疾带领义军在灵岩寺处决和尚,是有可能的,但要说“回到南宋当了军将的辛弃疾,率军打到了家乡的灵岩寺”,则是万万不可能的。不但辛弃疾没有这样的成绩,在我的印象里,终南宋一朝,在东线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成绩。事实上,你后面也写到了辛弃疾到南宋后的生活状态,那些叙述,是正确的;
党怀英的问题,不在于他是否在金朝文坛如鱼得水,而在于能否说是“风流北宋培养的人才”。北宋亡于1127年,党怀英则出生于五六年后的1133年或1134年,他的父亲在金政权下于泰安做官,最后死于泰安,党怀英因此留在了这里,后来得以结识辛弃疾。所以他和辛弃疾一样,都是典型的金国生、金国长起来的一代,说是北宋培养的人才,恐怕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