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冰问

[原创文字] 卡门:一个波西米亚女子的佛兰明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4: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7-1-2015 14:56 发表 嗯嗯,觉得女神真是无所不能 ...... 嗯,师姐也是女神啦:) “命运的意思是,是处境选择你而不是其他。”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 想起小即老师的一篇文章,去搜了下,有段写道: ...

今天又来看一遍你的文章,因为《卡门》和《血卡门》之前也看过,只是忘记的多余留下的,趁着你的文笔,找到原来的笔记看看。

你此处说到小即兄的文字,我也想到之前百度小即兄资料的时候看到的一首,写着作者,胡少侠的名字,这里引用下:

雨落在花上,落在树里
雨落在湖面上,落在柴堆里
雨落在灰上,落在雾里
雨落在鸟叫上,落在梦语里
雨落在床上,落在我朋友的家里
 
微茫的人世,像一场清晨的雨一样虚无

为什么引用呢?

之前读两本书,感到的是明快和墨黑的双重鲜明,就像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喝下第二口就开始不能停歇,直到喝完,才觉得苦的潇洒。就像你文章结尾的踢踏踢踏之声,在神经上波动,刺激感官,骚动情感。

时间长了,这种来的快的情感,似乎走得也分外的快,好像一场大雨来的突然,去得也仓促。来不及过多感慨,已是发起高烧来,大病之后黄粱一梦,只有情感缭绕,不记梦中之事。

今日通过你的文字和对过往的追忆,觉得这暴雨,变得波西米亚起来,在激烈经过记忆的放慢,也温和起来。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想起网上看到的那首诗,就是一种

微茫的人世,像一场清晨的雨一样虚无

无论语言,舞蹈,还是情感,都是这样零星飘落在所有,虚无起来,正午的时候,也许连微微阴湿的痕迹都没有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0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贝惑 于 2015-1-8 14:37 发表 今天又来看一遍你的文章,因为《卡门》和《血卡门》之前也看过,只是忘记的多余留下的,趁着你的文笔,找到原来的笔记看看。你此处说到小即兄的文字,我也想到之前百度小即兄资料的时候看到的一首,写着作者,胡少侠 ...

 

这借题发挥得太好了,比原作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9: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2015-1-8 09:56 发表   不过好多译名看来就觉得很美,另外有些就觉得不大舒服,还有些好长的名字,译作中文觉得像是很生硬得凑到一起 … … 像Alice Munro的名字多译坐爱丽丝 • 门罗,后来有看到译作梦洛 / 孟洛,觉得似乎更美;又有次看到一篇译文将之前教我们multimedia老师的名字Dean Cox译作丁 • 拷克斯,似乎也没什么对不对之说,只是觉得怪怪的 … … 

《卡门》我没看过,所以不跟着主帖讨论了,倒是这一段儿,令我想到了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论翻译以及赵辛楣心底坏坏的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2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11-1-2015 19:23 发表 《卡门》我没看过,所以不跟着主帖讨论了,倒是这一段儿,令我想到了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论翻译以及赵辛楣心底坏坏的联想……

呀呀呀,突然想,围城的卡门。这有可能是个极好的故事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2015-1-8 09:56 发表 看到这个回帖,突然注意到大家选用的flamenco的译名,上网搜了下,中文写法各异:弗拉明戈、弗拉门戈、佛拉门戈、佛拉门哥、佛拉民歌、佛朗明哥 … … 想到各地外来词的音译差别很大,选字是不是很大程度上都是随意 ...

音譯外來詞,會慢慢地約定俗成吧?
人名的話,國家什麼什麼部門出版過《英語姓名譯名手冊》,翻譯時一般應該參照。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外國人是有自己的中文名字的(大部份漢學家、某些外交官等),翻譯的時候最好用人家的中文名字哦。

姓名翻譯這個事,說起來可大可小。1834年,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William Napier來到澳門,想與兩廣總督見面,商討廣州中英貿易問題。經過幾番交涉、誤解、以及廣州行商從中斡旋之後,本來Napier和兩廣總督已經基本決定好見面日期了,但後來Napier發現自己的名字被譯為「律勞卑」,覺得「勞」、「卑」二字有損自己和英帝國的尊嚴,於是拒絕會面,可以說這一小插曲也間接導致了當時中英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9: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私下里聊过好多次了,一直没回帖。没想到冰问的文字里也会埋藏有这样热烈艳丽的感觉,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白水 的帖子

白水老师提到,就又去看了这段:
... ... 背面是花体英文字:“Professor May din Lea” 。李先生向四人解释,“新闻学研究所”是他跟几位朋友在上海办的补习学校;第一行头衔省掉“中国语文系”五个字可以跟第二三行字数相等。鸿渐问他,为什么不用外国现成姓Lee。李梅亭道:“我请教过精通英文的朋友,托他挑英文里声音相同而有意义的字。中国人姓名每字有本身的意义,把字母拼音出来,毫无道理,外国人看了,不容易记得。好比外国名字译成中文,‘乔治’ 没有 ‘佐治’ 好记,‘芝加哥’ 没有 ‘诗家谷’ 好记;就因为一个专切音,一个切音而有意义。” 顾先生点头称叹。辛楣狠命把牙齿咬跟唇,因为他想着 “Mating” 跟 “梅亭” 也是同音而更有意义。

看来,中译英、英译中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又想到张爱玲以英文写作的《少帅》,其中众多“三字经式”的名字很难为英文读者接受。有些小说中译本中的人名翻译似乎对中文读者也显得似乎不够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3: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清和 的帖子

嗯嗯,谢谢师姐指点。以前总是觉得姓名翻译再简单不过,也没太留意各地之间翻译的异同,最早只是觉得有些电影译名差别很大,尤其是港台和大陆之间的不同翻译。后来才渐渐发现姓名翻译、选字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2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问 于 2015-1-14 23:40 发表 嗯嗯,谢谢师姐指点。以前总是觉得姓名翻译再简单不过,也没太留意各地之间翻译的异同,最早只是觉得有些电影译名差别很大,尤其是港台和大陆之间的不同翻译。后来才渐渐发现姓名翻译、选字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那你還可以注意一下香港──尤其是港島的街道名,很多都是人名翻譯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0:43 , Processed in 0.0474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