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4-29 22:23 发表 (1)“辈”字在《刘厢使妻》这个短小故事里意思是“代”还是“个”,不好判断,似乎都说得通。“辈”字到底有什么用法还需要联系《夷坚志》其它的用例再做研究。 (2)如果原文是“即呼謈”,即便“謈”字不能显示,电子版此处应该有乱码或者空格吧,但我看到的两处电子版都没有,就是“即呼.”今天去图书馆看到《〈夷坚志〉选注》,但没有《陈五鳅报》这一篇。下午路过盛世书店,里面只有元好问的《续〈夷坚志〉》。以后找机会再做查找。
“奴婢数辈”的“辈”字,应该是表人数的量词吧?这种用法古籍里并不少见,如李商隐的《井泥四十韵》:“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李冗《独异志》:“李师古暇日常宴其从事,适有日者预坐,师古遣遍视幕客皇甫弼、贾直言之徒,凡十辈。”这两条都是唐代的语料,句中的“辈”字显然是不能理解为“代”的。这种用法,后来实际上也延续了下来,如《新唐书·薛元赏传》:“元赏到府,收恶少,杖死三十余辈,陈诸市。”朱熹《与黄商伯书》里说:“辛帅之客舟贩牛皮过此,挂江西安抚占牌,以帘幕蒙蔽船窗甚密,而守卒仅三数辈。”等等,都是。
HTML格式的电子版靠不住的例子太多了,而且往往是一处错,其它网址都跟着错,因为都是跟着粘贴过来的。所以我在讲论文写作课的时候,特地强调过慎用网络文献,如是HTML文档,一定要核对纸质的整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