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47|回复: 38

为什么可以说“三十多岁”而不能说“三十少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6 20: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教的一个韩国留学生有一次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要在三十少岁的时候结婚。”然后我就纠正他,说:“要说我要在三十岁以前结婚,不能说三十少岁”。由此我想问:为什么有“大于三十,小于三十”和“三十多岁”,而没有“三十少岁”或“三十小岁”?

发表于 2009-10-27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时间很紧,我来不及查资料,先把想到的说出来跟你交流一下,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都谈谈看法。

一   “三十多岁”这个结构中,“多”相当于名词,是三十的零头,是个具体数字,相当于“几”,因此我们也能说“三十几岁”;这时它不是形容词功能,一定非得能替换成“少”。

二   词义具有模糊性,30岁我们可以说“很大了”,也可以说“还小呢”,我们也常说“年龄还小”、“岁数大了”,这是因为心目中有个比较的标准;而“三十”是个具体的数字,并无比较的对象,所以不跟“大”“小”组合;

三   我们也说“两大难题”“三大美女”,这些结构里数字与“大”“小”并不直接组合,不在一个层次,而是先跟后面的名词组合为一个整体后再前面数字结合,即两“大难题”、三“大美女”;而“三十多岁”这一组合体结构方式则是“三十多”岁。

四  数词+中心语组合后再与名词组合,这样的结构汉语中有,比如五好家庭四有新人,这时数词后面的成分已经名词化了,与前面的数词凝结成一个形容词性质的修饰成分,做后面名词的定语。

      “多”与“少”,在表示数量上是一对反义词,比如“人多”或者“人少”,但并不说明它们各个义项、各种用法上都同样承担反义的功能。结合它们各自的词源和用法的发展沿革,应该能寻找到来龙去脉,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我再考虑考虑,再跟你的帖。

     [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7 18:10:4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2: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形容词的不平衡性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10: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多岁”是汉语中概数的表达方法,朱德熙《语法讲义》把“多”、“来”等归为概数词。它们前面必须是具体数字,但并不是每一个具体数字都可以放在“多”、“来”之前。只有十以上的且个位是零的数字才能放在它们前面,如“十、二十、三十、五十……”;而诸如“三、三十三”这样的数字就不能直接放在“多”、“来”前面;这样的数字只有和量词结合起来才能置于“多”、“来”前,如“三斤多”。这是往多的方向说时概数的表达方法之一。

    而往少、小的方向说则用另外的表达方式,如在数字前或后加“约、不到、至多、以上、以下”等。几乎没有“少”单独用作概数词的的例子,至于为什么没有我也不太清楚了。

    如果建立一种像木兰晓芙老师所分析的“数次+中心语”的结构,再把“多”和“少”带入到这一结构中,显然,一般情况下“少”是不能进入这种结构的。上面所说的“五好、四有”是这样构成的:把“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中的共同义素“有”抽取出来,再在其前面加上数词“四”;这其实是数字缩略语的一种构成方式,类似的如“四书、五经”。假如有“少……、少……、少……”这样的话语,我们照样可以将其缩略为“三少”。这种情况下的“数词+中心语”(三少)和“三十多(少)岁”结构显然是不一样的,不可相提并论。前一结构中的中心语只是起归来概括作用,而后一结构种的所谓中心语才是真正单纯表示数量上的多少。

    “多”能够出现在“数词+中心语”这一结构,上面已说过“多”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而无论在哪种条件下,“少”都不能单独出现在“数词+少”这种结构,显然这与“少”这个词自身的性质或功能有着极大的关系。

[em07][em07][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10: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逐梦在2009-10-27 22:48:52的发言:
和形容词的不平衡性有关

希望逐梦老师能解释得再详细些,大家都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的问题.

不知在韩语中有无类似"三十少岁"这样的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09-10-29 10:34:22的发言:

很有趣的问题.

不知在韩语中有无类似"三十少岁"这样的结构?

我印象里好像没有,倒是有“三十余岁”这种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2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09: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0-28 10:28:05的发言:

希望逐梦老师能解释得再详细些,大家都学习学习:)

呵呵,大家已经说得都很明白了。朱德熙等人的解释是在围绕着"多、余、几"等字的意思和功能来说的,而至于为什么用多不用少呢?我个人觉得可借鉴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理论来解释。大——小、多——少、长——短、远——近等成对形容词的使用是不对称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还有多远”,而不说“还有多近”。这种不对称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等。而我个人觉得这种不对称的底层应该是人们的认知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5: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逐梦在2009-10-31 9:39:15的发言:

而我个人觉得这种不对称的底层应该是人们的认知习惯。

我能否这样理解:中国的习惯,在此类数量表述中,似乎比较倾向于正方向的表述,或者说增补性的,而负方向的表述比较少,三十多是三十的增补,如果说三十少就是三十的减少,是负方向的,所以不用这种方式,改为不到三十这样的表述。

纯粹自由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3:53 , Processed in 0.0586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