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声》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战期间,中华的优秀儿女为拯救民族危亡在伪政府作卧底,但“老鬼”不幸中计传出了错误情报,使反日组织危在旦夕,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有暴露的危险。伪政府为抓到卧底动用了酷刑,但“老鬼”在死亡的阴影下依然心系民族大义,无论如何也要把消息传出去。最终“老鬼”牺牲了自己,使消息成功地被另一名卧底吴大队长带出,反日组织得以保全。 整部电影就像个悬疑片,有五个人被怀疑,但谁都不知道谁是卧底。但等到电影结束,相信大多数观众和我一样,对两名卧底人员——顾晓梦和吴大队长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并深深地被他们的信念打动。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个片段。一个是电影放到三分之二左右顾晓梦与李宁玉以真面目相见的片段,一个是在电影尾声吴大队长的揭秘。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顾晓梦给人的印象是桀骜不驯,娇生惯养的,似乎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只想继续过她的花天酒地的大小姐生活。但谁也没想到——至少我没想到——她就是把错误情报传出去了的“老鬼”。在李宁玉走出隔门外,说要去揭发她时,她说:“非常好。我要是能死在你手上,无话可说。”她的声音是平静的,说完似乎还笑了一下,但这笑随即化成了抽泣,控制不住的抽泣。她一直表现出来的镇定与冷静轰然倒塌,我们似乎看到了她内心深处对死亡的一丝恐惧。但当李宁玉对她说“你已经过关了,他们现在认定是吴志国”时,她摇了摇头,说“错误情报是我提供的,我必须把消息传出去。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去举报我。”此时她的表情已恢复平静,但当李宁玉抱着她说“都什么时候了,情报比你的命还重要吗?比命还重要吗?啊?晓梦,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要你活着”的时候,她再次由微笑转成抑制不住的几声抽泣,说:“好不容易以真面目相对,我真想和你聊上几天几夜,说说心里话。可是现在没有时间了,你知道吗没有了。我求你,向他们举报我吧……”说这最后一句话时,顾晓梦是微笑着的,仿佛折磨与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可怕,她只要把消息传出去,这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是她自己的生命。在她们对话时,电影的背景音乐适时响起,更增添了顾晓梦的悲壮色彩,令人感动不已。 在电影结尾时另一名卧底吴大队长的揭秘更是深化了人物形象。原来顾晓梦早已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当吴大队长秘密地对她说“我已清楚你的身份。现在情况危急,作为同志,我建议你,这个情况由我来顶,你设法传递信息”时,她十分坚定地说:“错误消息是我发出去的,应该由我负责。”在审讯室里,吴大队长再次走近顾晓梦,在她手上写道“今晚讯息不出,组织覆灭,我顶”,顾晓梦摇了摇头,回写道:“你要活着,设法带消息出去”,吴大队长看了看她,又写道“我就是老枪,我命令你举报我”。顾晓梦用闪着泪光的眼睛凝视着吴大队长,两位同志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随后,顾晓梦写道:“你要撑住,我有办法”。这一幕让我感慨良多。在我看来,吴大队长不一定真的是老枪,只因在他第一次向顾晓梦提出情况由他来顶时顾晓梦说“我只受老枪指挥,无可奉命”,他为了保全顾晓梦很有可能谎称自己是老枪。而顾晓梦,依然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准备好了牺牲自己,好让她的同志能把消息传出去。不管吴大队长是不是老枪,我都被他们要保全对方的精神所感动。在那种情况下,生的机会只有一个,但他们为了民族大义,都把生命让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了自己。他们这种崇高的气节,让我肃然起敬。 最后,电影在顾晓梦留给李宁玉的话中结束:“讯息是否传出,成败就在今日。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段话可谓是电影的点睛之笔,让顾晓梦这一形象乃至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所具备的可贵的民族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总而言之,电影的这几个片段从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方面正面描写了“老鬼”、吴大队长这两个卧底,使我们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亦使人物形象得以丰富深化,电影的主题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