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楼主的问题直接让我想起了《蜗居》。。。 个人觉得,限制叙事的方式其实是一个挺好的文学写作方法,甚至是一个能够影响人们的思考模式、分析角度、心理偏向的写作方式。它有助于帮助读者或观众去了解不同的人物角色、不同的叙事视角的心理活动、价值观念,一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人物角色的不同喜好程度及剖析意愿,二是能够更加全面的诠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利于圆形人物的塑造。 至于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我觉得不会有太大影响。正如楼上老师所说,其实从古至今,再正面的角色也总会有其缺失或不足之处,正所谓人无完人,细加推敲即可发现其似乎完美的表面下隐藏的一些人性固有的弱点。同理,再反面的人物也会有其值得同情或可开脱之处,人性本善,端看你如何去理解或是否愿意去理解了。而每个人心目中其实都会有其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他们会运用这种思考模式和观念态度去评价与衡量眼中所看到的人与事物,差别就在于他们对正面与反面事物是如何区分的,以及区分的界限与程度落在何处。例如有人认为蜗居中的海藻的小三角色可悲,有人认为可恨,有人亦认为值得理解甚至乐于模仿,无非是各人价值观念有所差异,自身追求也有所不同。但无可否认,从当今的社会风气来说,对正面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推崇和倡导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心向善还是主流价值观。 因而我觉得限制叙事的问题可说是为人们更全面、客观、理性的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但并非会上升到能直接影响甚至扭曲社会价值观的程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22:25:46编辑过] |